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秋时节,钱江潮起。连日来,喜迎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氛围愈发浓郁,面对我省多地出台亚运交通组织管控政策,大部分人对此理解,但也不乏担忧、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影响工作和生活、应当放假,有人认为政策不该“一刀切”。众声喧哗中,交通组织管控这道盛会难题怎样有解、优解、“友解”?

假设没有亚运会杭州乃至全省的路况是否就意味着“自由飞翔”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杭州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浙江素有“诗画江南”的韵味,复杂的地理环境塑造山水胜景,也给道路交通带来“先天不足”。

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此前通报显示,2022年,全省汽车保有量2049万辆,列全国第5位,同比增长6.49%,汽车驾驶人2600万人,列全国第6位,同比增长5.25%。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旅游城市,路况一直难以令人满意。这是因为城市行车难、停车难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归根到底是土地资源有限,满足不了所有人的需求,不得不“螺蛳壳里做道场”。

本届亚运会时间贯穿中秋国庆长假,以及钱塘江观潮,亚运交通流和长假交通流在高速、城市、景区等区域叠加,交通管理形势严峻,被众多专家认定为“重大难题”。如果不出台管控政策,那么“在景区道路看人从众”“在高速公路下棋、遛狗”等调侃势必更多。

从长远发展来看,杭州作为人口流入大市,吸引天南海北的人前来安家,这一情况还将持续;本届亚运会预计有运动员、随队官员、媒体记者等交通服务对象3.6万人、工作车辆达2.5万辆,预计将吸引超240万人次的观众,换个角度看待道路交通流量大幅上升,其实是杭州乃至全省未来发展的“前奏曲”“必答题”,政府出台亚运交通组织管控政策既是一时之需,也为今后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提供压力测试,获得的宝贵经验将反哺于社会治理。

风物长宜放眼量,算算这笔“长远账”,值!

正如十个指头有长有短,众口向来难调,任何一项政策的诞生,寻求的都不是某类人的最优解,而是对全局的最优解,也是在多目标平衡中找到最优解,唯有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措施,做到十全十美并不现实。

盛会期间,全省坚持不停工、不停产,这是党委政府统筹全局后的最优解决办法,把影响减少到最小。放假看似简单,对一部分人来说是休闲,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却要解决柴米油盐之难。

亚运交通组织管控政策真是“一刀切”吗?我们看到,杭州发挥“数字之城”优势,在26条道路设置亚运数字专用车道,根据大数据计算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在保障赛事车辆安全和准点的同时,允许驾驶人临时借用这些车道,尽量减少对大家出行影响。

杭州等城市出台车辆“限牌限行”政策已有多年,此次出台包括小客车、货车在内的临时交通管理措施,不是“从无到有”的突破,而是“从有到优”的调整,同时还有一系列“兜底”举措。

从柴米油盐到生老病死,群众利益无小事,杭州公安部门设置交通出行“急事通”——因就医等情况,确需只有通过小客车进入限行区域的,可申领“急事通”不超过2次,开设绿色通道保障城市生产生活,强化出行信息服务,消防车、救护车、环卫作业车、殡葬车等车辆不受通行限制。杭州交通部门也全面提升地铁、公交、出租车服务保障能力,推出公共交通优惠政策。这些都是亚运交通组织管控难题优解的见证。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每逢有人家办喜事,难免一时占用公共空间,给过往行人带来不便,大家往往抱以宽容、理解的心态,这种浓郁的人情味儿同样适用于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放眼全球,制定交通组织管控政策是统筹赛事侧交通和社会面交通、保障盛会顺利举行的通行做法,欧美国家概莫能外。

四海宴宾客,五洲交朋友。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不仅是世界的、中国的,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喜事,解答交通组织管控这道难题,需要每个人的“友解”——对暂时的不便给予宽容、理解。

“友解”,是尊重客观事实的需要。本届亚运会采取分散办赛模式,涉及杭州等6地市,连接11个抵离场所、8个亚运村及分村、87个场馆及近百家服务酒店,日常通勤路线单向达800多公里,整体交通组织保障不可避免影响日常生活。支持、理解临时交通管控措施,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格局和胸襟。

“友解”,是换位思考的需要。本届亚运会报名参赛运动员达1.24万名,登上亚运舞台的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凝结着无数的汗水、泪水,让他们平安顺畅地抵达赛场完成比赛任务,实现自己的体育梦想,这也是我们将心比心的“待客之道”。

心心相融,爱达未来。亚运会交通组织管控难题实现有解、优解、“友解”,离不开你我的共同奔赴,实现人人付出、人人共享、人人受益。

许多年后,栖息在更加美好的之江大地,我们或许蓦然发现,眼下的暂时不便,不过是精彩人生中的一次别样体验。

来源:平安时报

监制:张金永

审核:杨栋栋

编辑:杨 斌 赵晓逸

邮箱:tzjjfb@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