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我们国家的基础建设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昔日的旧建筑纷纷化为尘埃,而随之诞生的却是一栋栋突出着现代气息的摩天大楼。

在这破旧迎新的时代,各地势必会发生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2001年,在我国江西的一处农村,当地政府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就发现了一个造型奇特的“船型古屋”。
面对古籍,拆迁人员一时之间不敢动手,只能请来考古专家进行考察。
没想到这竟然牵出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天地会500多箱宝藏之谜。
说起天地会,很多人都不会陌生,香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在他的大作《鹿鼎记》中就不吝重墨,多次描述它的来龙去脉。

明朝晚期,经历了“万历三大征”的大明王朝国库空虚,朝纲不振。
腐败的大明朝廷一边进行裁员增效,一边加紧对国内农民和边关少数民族的盘剥和欺压。
结果导致边关的女真部落在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发动了叛乱。
因为努尔哈赤早年间在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麾下任职,很懂得明朝内部官场那一套,所以他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一边拉拢和迷惑大明朝廷,一边加紧对女真其他部落的统一,结果最后成为大明东北地区的心腹大患。
而明朝内部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农民起义军,被裁的驿卒李自成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些农民起义军作战勇猛,流动性强,令大明军队防不胜防,明朝始终无法消灭他们。
万历皇帝之后,太子朱常洛只在位一个月就离奇去世了,而他的儿子朱由校贪恋木匠活,重用宦官魏忠贤,又搞得朝廷乌烟瘴气,加重了大明的负担。
等到年轻的朱由检继位,他先是处死了魏忠贤,打破了阉党和东林党的平衡,导致了东林党一家独大,这些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后纷纷成为他施政的阻碍。
而他狭隘的度量和急功近利的性格,又决定了他最终难当大任。

随着李自成率军攻克皇宫,大明的江山也走到了尽头。
然而李自成缺乏战略眼光,从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那一刻起,他们就大肆搜刮百姓和士绅的财物,从而失去了民心。
大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本来打算投降李自成,但是看到自家财产受到损失,自己爱妾被人霸占,就转身投靠了关外的女真。
他领着女真进关,摧枯拉朽地打败了李自成。
女真摄政王多尔衮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乘势率军占领了原本明朝的土地。

为了彻底征服这块土地上的汉族百姓,他不但强令“剃发易服”,更是采取了最为血腥暴力的手段,制造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惨案。
那些不甘失败的明朝王爷们纷纷组织队伍,打着恢复大明的旗号进行反抗。
可是在实力的差距下,最后就只剩下了盘踞东南沿海岛屿的唐王势力,
唐王势力的代表是出身海贼的郑成功父子。
郑芝龙投降清朝换来了身首两处,郑成功就以台湾为基地不断发起对女真建立的清朝的袭击。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郑家的船队沿海北上,深入长江威胁南京。

不过郑成功存在投机思想,轻信了前明叛将的谎言,导致错失良机,不但没有打下南京,反而水军损失惨重,最后只能退回海岛。
从此以后,郑家再也没有实力对清廷进行有效的威胁。
随着内地的百姓逐步恢复生产,对前明的思念逐渐消失,郑成功的军师陈永华自告奋勇带人到内陆进行反清活动。
陈永华化名陈近南,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驱逐鞑掳,恢复大明”为口号,不断地在各地搜罗对清朝不满的遗老遗少,建立起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反清组织——“天地会”。

天地会不同于贩卖私盐的“盐帮”,也不同于河流、码头上垄断漕运的“漕帮”,更不同于地方上打家劫舍的“哥老会”等组织,它是具有鲜明政治理念和政治活动的半军事化组织。
对待后者,清政府采取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针。
但是对待前者,清政府采取的就是欲除之而后快的手段。
在很多香港早期的武侠电影中,有天地会背景的福建南少林、洪熙官、方世玉等人素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在天地会成立的前期,郑氏政权尚且可以利用自己发达的海外贸易为天地会提供活动经费。
随着清廷收复海岛之后,天地会的发展就只能自给自足了。
我们很多人在看武侠小说的时候,总会看到那些大侠、豪客、帮主动不动就掏出一大锭银子来,但是却很少有人会考虑他们身上的这些钱是怎么来的?
如果是个人或者小规模的话,他们可以杀富济贫,利用帮众的乞讨甚至偷盗。
但是像天地会这种拥有数十万会众的全国性组织来说,前者的手段就已经不合时宜了。
毕竟动静过大,是会引来清廷的盘查和绞杀的。
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政治追求的帮会,又怎么会采用如此愚蠢的方式呢?
尽管郑氏最终投降了清廷,但是天地会却一直都在。
陈近南去世之后,它依然不温不火地发展着,直到清廷的灭亡。
他的会众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个阶层,他们有耕田的农夫,也有做小买卖的商人,甚至还有一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清廷官兵。
这些人本身都拥有一定的谋生能力和收入,他们定期拿出一部分钱来缴纳到自己所属的天地会分部。
天地会分部的工作人员,就把收集来的金钱作为天地会的活动经费来保存。

为了突出隐秘性,工作人员就在各地的偏远农村建造类似“船型屋”的金库。
江西的这座“船型屋”并非单个的房屋,而是一个由108间房屋集合在一起的建筑群。
这些房屋放弃了中国传统的坐北朝南建筑风格,却采用了坐西朝东,这样的建筑明显不利于采光,在古代来说算是一种奇葩。
而建筑群中,屋与屋互通互联,大小不一,结构不一,有的房间只隔了一道门,而有的房间却隔了长长的过道。
由于采光不足,若非熟人带领,外人很容易就迷失方向。

据专家猜测,“船型屋”不仅具备了金库的功能,更具备了堡垒的功能。
面对清廷的残忍屠杀,会众只要逃进“船型屋”就能够借助地形优势对清军进行反杀。
曾经有人说这座船型屋内至今还存有500多箱旧时天地会存下的宝藏,但是考古专家带领着施工的工人花了很长时间也是一无所获。
也许这些宝藏就像船型屋和他的主人一样,最终也是一个难解的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