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忆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时,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两个重要方面的进展。第一,相控阵雷达技术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博览会上,各种军用和民用雷达产品亮相,大多数都采纳了有源电子扫描阵列技术,即AESA技术,这显示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在中国的广泛普及。

与此同时,与雷达相关的电子元器件也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尽管在某些方面我们仍与西方国家存在技术差距,但这些元器件已经足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且价格相对亲民。中国已经掌握了整个产业链,不会受制于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览会上,许多厂家展现了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射频功放器件,这些器件的核心是“氮化镓”和“砷化镓”,以及以它们为核心构建的收发T/R组件。我国在这个领域的产业链非常完整,不仅有大型国有军工企业,还有许多民营企业深耕细作,这得益于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政策的勉励和引导。

需要注意的是,军工半导体并不要求最先进的制程技术,国内有大量的半导体晶圆厂可以承接代工,这使得中国在半导体射频器件领域充分竞争,技术迭代迅速、进展迅猛,雷达整机制造商也有更多的零部件挑选,这对整个雷达产业的推动起到了巨大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要说到处理雷达基带信号的核心电子元器件,我们仍旧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与美国的最高水平相比。在一次报告会上,航天772所的研究员展现了他们最先进的军用级模拟数字转换器器件和现有美国技术之间的差距。

ADC芯片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采样率和采样精度。随着雷达信号的动态范畴增加和带宽扩展,高精度和高采样率的ADC芯片变得愈发重要。美国的ADI公司和TI公司一直是ADC领域的佼佼者,而一些欧洲和日本公司也推出了颇具竞争力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FPGA芯片在雷达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可以通过软件编程来改变内部晶体管的连接,实现多种功能。在中国以外,FPGA芯片市场完全被美国公司垄断,其中赛灵思和Altera公司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幸运的是,中国拥有航天772所、复旦微电子、紫光华创等一系列企业,他们正努力研发FPGA芯片,成为美国之外的唯一竞争者。在FPGA领域,中国已经崭露头角,而欧洲和日本并未积极投入这一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雷达领域的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地采纳FPGA芯片,而不再过于依靠专用DSP芯片。美国的德州仪器公司是DSP芯片的发明者,也是最先进的DSP芯片供应商之一,但中电科38所的“魂芯”系列和中电科14所的“华睿”系列DSP芯片已经超越了德州仪器公司的旗舰产品。

这并不是因为德州仪器公司无法制造性能更高的DSP芯片,而是因为市场趋势推动它们更多地关注其他领域。对于这一点,我们既不应该自卑,也不应该自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高精度ADC芯片,采样率超过3G的产品不在少数,航天772所的最新解决方案已经采纳28纳米工艺制造,最大规模拥有6900万个门电路。此外,772所正在研发下一代射频直采FPGA芯片,将采纳14纳米工艺制造,直接与美国赛灵思公司的产品竞争。这足以满足目前我国军事需求。

总的来说,我国在制造先进雷达方面已经构建了坚实的产业链基础,这个基础不仅让我们足以与西方国家竞争,也使我们在雷达领域能够挑战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我们正迅速迈向成为全球雷达技术的领导者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