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段“男子在健身房举杠铃反被杠铃压死”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媒体消息,这起悲剧是发生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一家健身房内。一名男子独自进入健身房,试图举起一根重达120公斤的杠铃,然而不幸的是,他操作失误导致杠铃掉落并砸在自己的脖子上,最终最终无法自救,导致被压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尤其是健身房的赔偿责任问题。

据悉,男子的家属将健身房的老板赵先生及其合伙人告上了法庭。经过一审的判决,法院决定原告自行承担10%的损失责任,被告共同承担90%的赔偿责任,向男子的家属赔偿77万余元。这样的判决结果让人觉得健身房实在太冤了,也引发了对健身房的安全性和责任界定的思考。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健身房作为一个开放的运动场所,存在一定的潜在危险。在健身过程中,人们可能会错误估量自己的耐受力,或者操作不当,导致意外发生。这并不是健身房本身的问题,而是个体行为的结果。在这个特定的案例中,男子私自进入健身房,并在非营业时间进行训练,而且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这样的行为无疑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男子独自躺在椅子上进行卧推训练。男子在举起杠铃时,由于杠铃过重,而且他的旁边关没有人,在身旁无人的情况下去举一个重达120公斤的杠铃,这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当他举不起来又想把杠铃放在架子上,但左边没有放中架子的卡口位置,杠铃就落下压在他的脖子上。当他发现危险来临时,试图再次用手举起杠铃,却无济于事,最终失去了意识。这个悲剧的发生实在让人叹息,但这很明显是一次意外事故,健身房并无其他教练或工作人员在场提供帮助或指导,他的死与健身房的老板和股东没有直接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有人可能会认为,作为消费者,男子有权利在营业时间内进入健身房进行训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健身房老板及其合伙人对男子负有监护责任。毕竟,男子是成年人,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选择在非营业时间进入健身房进行训练,并因操作失误导致意外发生。这一责任应由他自己承担。

现在判决出来了,健身房承的责任人担了90%的赔偿责任,向男子家人赔偿了77万余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判决似乎有些过于苛责了。毕竟,男子的操作失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健身房在提供运动场所的同时,也提供了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指导,以确保顾客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这起事件中,男子私自进入健身房,没有遵循安全规定,这使得健身房难以对其行为进行监管和防范。因此,按照常理来说,男子应该对自己的操作失误承担更大的责任。唯一说健身房有责任的因素,就是该男子以前在健身房当过教练,老板没有及时问他要回钥匙,尽管如此,但男子进入健身房后发生意外,这可以说是他个人原因导致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将责任推给男子。作为经营健身房的负责人,赵先生和他的合伙人也有一定的责任。他们应该加强对顾客的安全教育和指导,确保他们正确使用器械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果他们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也许能够阻止这起悲剧的发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男子和健身房的责任各占一半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