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纷纷扰扰都不抵一方净土来的宁静
如今我们的社会中似乎人们都很浮躁,每个人都在为了名位和利益整日忙忙碌碌,已经很少再有人能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了。
不过即使是这样的环境下,在我国安徽省的重重大山中,还有一处清修的寺院,里面住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虽然这座寺庙从外表看来十分简陋,但是并没有掩盖其中蕴含的深远宁静的味道。

其实说是寺庙倒不如直接说是一所小房子,这个小房子就是那位老人自己修建的,这位老人或者说是老和尚的名字就叫做释觉定,当地人都称呼他为"老师公"。
释觉定住在深山之中已经很多年了,这么多年释觉定虽然都是自己一个人,可是他一直坚守着心中的戒律,一心向佛,以菩萨心肠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物,每一条生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地的村民都非常尊敬他,逢年过节还会为释觉定送去一些素菜素饭。

释觉定更令人感到钦佩的就是她对于佛法的虔诚,在将近63年的修行过程中,释觉定不仅没有碰过任何荤腥,而且还坚持不吃油和盐,身上的衲衣也差不多43年没换过了,当释觉定的事迹被传到网上后,人们纷纷称赞老人家是我国"最后的一位苦行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中又蕴含着什么故事呢?
少年结佛缘
释觉定在没有出家的时候名字是陈多兴,陈多兴的家乡在安徽省的安庆市,他的母亲就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节日的时候经常在家进行礼拜,有的时候也会带些礼物去附近的寺庙祈求佛祖的保佑。

在陈多兴8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的母亲又要去附近的寺庙去上香,到了出发的时候,陈多兴突然提出来要和母亲一起去看看。
原来年幼的陈多兴在母亲的影响下,对于佛法也十分好奇,一直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可是又害怕父母不同意斥责自己,眼看母亲马上就要出发了,再不说还不知要继续等到什么时候,心里一急,陈多兴这才说出来。

可让陈多兴没想到的是,母亲听了之后想了一会,并没有反对反而很高兴的带上了陈多兴,这可让陈多兴感到非常兴奋,一路上都在缠着母亲让她讲一讲佛教中的故事。
一转眼到了离陈多兴家不远的一处寺庙,这座寺庙虽然不大,但是据说已经有了年头,最早还是修建于唐朝时间,后来有经历过几次重建,所以在附近方圆百里都很有影响。
当然年幼的陈多兴并不知道这些,只是学着母亲的样子,跪在地上祷告,本来仪式都已经结束,就要回家的时候,寺庙中突然走出一位和尚叫住了陈多兴。

了解了陈多兴的一些基本情况后,对他的母亲说道;"我看这个孩子与我佛十分有缘",母亲听说之后非常惊讶,也很高兴,可当在问其他情况时,可那位和尚就一直沉默不语了,陈母知道"天机不可泄露",也就不再多问,领着陈多兴回家去了。
正式出家
随着陈多兴年龄的增加,或许是真的像那位僧人说的,真的与佛法有缘,在陈多兴的身上真的可以看到佛性。

在陈多兴14岁之时,他就开始有意识地学习一些佛法知识,而且为自己立下了规矩,绝不杀生也不再吃肉,除此之外陈多兴还为自己立下了规矩,每天早晚必须静坐一会儿,不论刮风下雨,也不论白天多么忙碌劳累,这个习惯铁打不动。
陈多兴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这样,心中也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但是老人家知道,无论自己说什么,自己的儿子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于是只好由着儿子去了。

到了16岁的时候,陈多兴感到自己似乎一直在被一种力量所牵引,他年纪轻轻却好像已经经历过了时间所有红尘,俗世之中的那些悲欢喜乐,似乎已经让他提不起一点兴趣,在仔细考虑之后陈多兴终于下定决心,自己要剃度出家。
为此陈多兴专门找母亲谈了很多次,陈多兴的母亲眼看自己的儿子决心已下,也就不再阻拦,到了陈多兴剃度的这一天,本来身体就不好的母亲,坚持来到了寺庙,她想看到自己儿子在俗世的最后一刻。
数十年坚持苦修
从正式出家的那一刻,陈多兴就已经与红尘做出了决裂,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陈多兴还专门回过一次家乡,向乡亲们正式介绍自己现在叫做释觉定,那个陈多兴已经彻底脱离红尘了。

释觉定修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他觉得自己呆的那个寺庙,平日里受到太多人的朝拜,自己修行很难得到真正的清净,为此他专门在崇山峻岭中重新选了一个地方,自己背土填料,盖了一处寺院。
为了追寻心中的佛法,释觉定一直坚守着自己粗茶淡饭的规矩,而且到了后期还拒绝食用油和盐,每日的饮食只是用清水煮一下蔬菜,混着自己种的一些粗粮吃,而且这个规矩他已经坚持了63年。

除了对自己的吃食不在意,他对穿的衣物也不关心,在他身上穿的一件,衲衣,已经穿了将近43年,每次坏了都只是做一些缝补,从不肯换掉,而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一心钻研佛法,追寻佛法的精髓。
结语
不过虽然释觉定对自己的生活不在意,一心向佛,但是他对附近百姓的生活却非常关注。
每当碰到什么山洪爆发、泥石流之类的灾难,释觉定都要去进行募捐,然后回来布施。甚至为了百姓生活的方便,释觉定还在山脚下,靠自己修建了一座浮桥,供百姓出入。

如今释觉定也已经上了年纪,从外表看来,他和其他大山中的老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当人们走近和他谈论起佛法,老人家眼睛中立马会放出光芒,可以畅谈几天几夜,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