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这只环保股比较陌生,“股性”也不猛,没什么亮点,不会考虑投资。
今天成交量创了年内新低,只有5733亿元,真的是“没有买卖,只有伤害”
反正节前量能萎缩是常态,但在利好政策如此频繁出台的情况下还走出了红塔山的形态,A股真的是太有个性了,果然常年专治各种不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的习惯就是在出问题的时候习惯寻找各种原因,今天的锅就甩给了美元指数,9月美联储又要议息了,先按兵不动看看形势再说。但其实熊市要跌一般是没有理由的。所以今天聊聊别的,虽然股市不景气,但我们要坚持积累和学习。

讨论一下新手选股应该聚焦在哪几个具体的行业才更容易赚钱呢

之所以要从行业入手,是因为目前A股有4000多家公司,随便挑一个就值得投资的,挑成功的概率太低。

从申万行业分类来看,一级行业共有31个,依旧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旧的行业在消失,新的行业在出现,但大逻辑是不变的。之所以要把经济活动划分为不同的行业板块,是因为每个行业的运行逻辑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比如畜牧养殖更多的是靠天吃饭,经营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属于实体行业;而金融保险则是聚焦于数字的计算,研究的东西偏理论和虚拟。

作为普通人能够大致精通3~5个行业就已经实属不易,因为每个行业如果要研究的比较精深是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精力的,一般券商的行业研究员一个人能聚焦的也就一两个行业而已。

虽然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不需要像他们那样专业,可以再扩展几个行业分散风险,但最初切忌多而不精,对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知所以然,长此以往大概率会以亏钱而告终。

普通人容易入手的行业,我首先建议的,是可以选择你所在的行业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自己所在的行业,以此为切入点是最好的,因为你比别人天然就存在了一定的信息优势。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在2021年的时候在伟明环保这只股票上收获了80%

+的盈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因为我有长辈深耕环保行业几十年,我可以了解到行业发展的逻辑和客观判断其中所存在的隐患。当你足够了解之后,可以比较容易地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判断出未来2~3年比较准确的业绩,那么股票的价值几何,是否高估和低估就很容易判断了。

当然,很多人因为对自己这行比较了解,也会看到更多的负面和阴暗面,尤其是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的打工人,工作的压力会让人觉得行业的发展前景有时候也会相对更黯淡。

比如我本身是房地产行业的,所以早在2016年~2017年的时候就深知其中资金链的风险之处。同时房产公司下游的公司普遍存在账期和资金占用(有些报表不会反馈)问题,即使看年报的数据不错,也会觉得其中风险更大,典型的例子比如东方雨虹,关注了很久都没有下手,但实话说,这只股票这么多年来也不乏存在比较好的介入机会。

至于地产公司股,更是一股没买过,就是因为太过了解,所以很难下手。不得不说这也是投资自己所在行业的一个弊端,因为任何行业都不可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而身在其中往往不能避免将缺点放大,而对自己不那么了解的行业反而会距离产生美,更理性客观一些。

除了自己所在的行业以外,我建议大家可以从消费行业入手,比如家用电器,食品饮料这两个。其中食品饮料是上市公司市值前四的行业,超过了7万亿元。这就代表里面有很多大公司,强公司可供我们选择,盈利的概率也就更大,风险相对比较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消费行业,尤其是必选消费行业是弱周期行业,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这就让我们的研究中少了一个宏观因素的变量。

而同时呢,从长期的历史来看,消费行业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适合长期稳定的投资。

最后,消费行业的逻辑门槛低一些,毕竟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食品和用品,谁家好谁家坏看得很明显,容易聚焦。不像能源行业离我们就比较遥远,毕竟谁也不会天天看见火电厂烧了多少煤炭;医药行业,各种专业术语和名词,创新药物试验动辄做个10来年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或者航运行业,谁有空天天去港口看船多船少呢,除了本行业的人。

所以我们可以用消费行业作为入手和分析的练手,对外行人和新股民也是比较友好的

第二个选择,是我个人的经验,也不能说是一个行业了,我们可以从收息股入手。虽然我知道大家来A股都是奔着年化50%以上的收益率去的,但是作为新手还是不要一开始就玩这么惊险的游戏,很容易玩脱。与其为了获得50%的收益去冒着亏损50%的风险,我建议可以选择获得超过3%左右的确定性收益而承受10%~20%左右的波动。比定期存款高,最重要的是经常每半年就能收到真金白银,正向反馈非常明显。

那些多年来长期真金白银分红的公司,说明其赚钱能力强,现金流充沛。或许它们所在的行业已经很难再扩张,每年赚到的钱也无处可花只能分给股东,但初入股市我建议还是以信心的建立和真金白银的收益为主。

有了这第一步的成就感,以后再慢慢分出一部分仓位去博更大的收益率。

收息股所在的行业一般集中在银行,钢铁,煤炭等,都是增长率比较低的传统行业,当然,由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影响,这些行业的股票价格也有可能产生比较大的波动,但首先,我们保证了现金分红。其次,投资这些行业,我们也有机会赚取一些资本利得。

由于这几个行业的研究相对更困难和复杂,咱也可以选择一些以红利为主的ETF来投资,风险更小,同时对于ETF的低估区间更好判断

其实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股市中本心岿然不动,每年抱住3~5%的分红收益不放,从复利的角度来看,你就已经超过了90%的人了,这样的战绩还不值得满足和自豪吗?曾经我有个群友,持有1000多万的红利类ETF,一年的分红就有几十万了,赚钱的方式就是这样简单到枯燥且朴实无华

总结一下,初入股市,以学习和确定性的收益为主,在成长的同时,又获取了收益,是不是感觉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