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狗蛋分蛋
来源:风声声(ID:fangshi488)
壹
“哪李贵了”这件事,大家除了批评李佳琦之外,关心的还有一个点:
花西子79元的眉笔,到底贵不贵?
最近金价暴涨,一举突破600元/克大关,有网友借此算了一笔账,按照79元0.08克的规格,花西子眉笔单克价格就是987.5元,也就是说:
1克花西子眉笔,约等于1.5克的黄金。
依稀记得,国货里上一个能用克重吊打黄金的,还是被誉为“国民神药”的:
片仔癀。
2020年,片仔癀涨过一次价,锭剂零售价格从530元/粒,上调到590元/粒,但这只是标出来的售价。
按照官方的说法,生产片仔癀的主要原料由国家严格控制供给,产能有限。
产能有限,消费者能买到的更有限。
那段时间,无论是线下的经销商,还是线上的官方旗舰店,锭剂装的片仔癀只要一到货,基本上都是秒光,消费者实在想买,只能找黄牛。
不过在黄牛手里,片仔癀的价格就和官方标价没什么关系了,最高时甚至炒到近1600元一粒。
一粒片仔癀锭剂大约3克重,按黄牛价来算,平均一克530元左右。三年前金价也比现在便宜,最高时423元/克,最低时347元/克。
不论最高还是最低,一克片仔癀换一克黄金,都轻轻松松。
那时候的国货在消费者眼里普遍还是“甜强丑”(便宜、好用、包装丑),还没有多少国货厂家敢明目张胆地把消费者当冤大头。
即便片仔癀已是“国民神药”,价比黄金也难免会被质疑。
对于那次涨价,有不少媒体认为:片仔癀一边提价一边限制产量,可能是在搞“饥饿营销”。
贰
主导片仔癀2020年涨价的董事长,是带领片仔癀冲进“千亿药企”的老功臣刘建顺。
刘建顺于2014年上任,在片仔癀任职7年。
而这7年,也是片仔癀最疯狂的7年。
公司营收从2014年的14亿元,升至2020年的65亿元,股价则从不到20元/股,提振至近300元/股,翻了近15倍。
到了2021年,片仔癀市值一度逼近2948亿,达到历史最高,“药中茅台”的名号也在这时彻底打响。
有意思的是,刘建顺任职的这七年里,片仔癀总共涨了7次,价格从360元/粒一路飙升至590元/粒,涨幅超过6成。
一直涨价一直爽。
其实涨价这事,在片仔癀也不算稀奇。从1999年至今,片仔癀一共涨过20次价,尤其是2020年之前,几乎是一年一涨。
比较稀奇的是,2020年-2023年之间出现了一段“空窗期”:
整整三年没有涨价。
不过,片仔癀也没闲着,在这3年间换了4任董事长。
刘建顺在主导完2020年那次涨价后,隔年辞职隐退;
2021年4月,潘杰接任,但仅仅8个月后就因为“工作调整”辞任;
2021年12月,林纬奇接棒;
2023年8月,片仔癀再度换帅,由林志辉接任。
股吧里,有人总结出了规律:
片仔癀不涨价,就得换董事长。
片仔癀最新的一次涨价,发生在今年5月,也就是3年间换的第3位董事长——林伟奇在位期间。
据官方公告,2023年5月,片仔癀国内市场零售价格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涨幅达到28.8%。
这也是片仔癀历史上最高幅度的一次涨价。
时隔三年,片仔癀突然一波凶猛涨势,很难不让人联想到:
片仔癀是想通过涨价拉一波业绩。
因为不涨价时期的片仔癀,业绩表现确实不够亮眼。
尤其是进入2022年之后,年报显示,片仔癀2022年全年营收为86.94亿,同比增长8.38%,和2015年到2021年期间,平均28.34%的营收增速相比,大幅度下滑。
而全年净利润增速,更是仅有1.66%,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最差表现。
业绩表现不佳,片仔癀的市值也随之一落千丈。
2022年10月,片仔癀前脚刚刚公布前三季度业绩,后脚就吃到一个跌停板,当日报收231.62元/股,和2021年的最高点490.57元/股相比,接近腰斩。
2023年4月15日,片仔癀发布2022年年报,隔天在证指数大涨1.42%的情况下,股价逆势下跌2.67%,公司市值和巅峰时期相比,缩水近1300亿元。
更有意思的是:
本来跌跌不休的片仔癀,在今年5月7日官宣涨价之后,开盘即涨停,报收301.19元/股,市值上涨近165亿。
股吧里有人欢喜有人愁,不少疑似“平仓”过早的股友发帖吐槽:
早点涨价不就好了吗,憋着干啥!
可能在部分股民眼中,涨价确实能让片仔癀的业绩得到提升。
叁
今年这次涨价,因为幅度太大,又有不少人跳出来质疑,片仔癀则是拿出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回应:
原材料价格上涨。
这几年,片仔癀的主要原料确实涨得厉害,比如成本占比最高的天然牛黄,价格已经涨到90万元/公斤,相比2020年50万元/公斤的价格,几乎翻倍。
片仔癀回应的理由,乍一看没什么毛病,不过还是有人发现了问题。
麝香和天然牛黄,是片仔癀成本占比最高的两种药材,合计能占到总成本8成以上。
其中麝香在2020年到2023年期间,每克涨了100元左右,按片仔癀每粒0.09克的含量来算,成本上涨了约9元。
天然牛黄每克涨了约450元左右,按每颗0.15克的含量来算,成本上涨了约67.5元。
9元+67.5元=76.5元
而其他成分的原材料价格则各有涨跌,算上人工,3年间片仔癀的原材料成本增长估计不超过100元。
远低于官宣的170元涨幅。
有人说,片仔癀的这次涨价,是把未来3年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空间都算进去了,相当于提前透支,也许未来3年都不会涨价了。
就是不知道,3年不涨价,片仔癀的董事长储备还能不能顶住。
其实从片仔癀诞生起,身上的争议就一直没断过,争议主要还是集中于:
价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经过20次涨价,片仔癀的价格已经从“国民神药”,变成了国民买不起的神药。
但其价值究竟如何,普通民众只能从片仔癀的宣传中窥见一二。
品牌宣传里,片仔癀出生明朝宫廷御用,凡是热毒肿痛,无不药到病除。作为国家唯一一个工艺和配方“双绝密”品种,片仔癀的药用价值早已经过历史的证明。
不过近些年,真正让片仔癀名声大噪的,还是其宣传之中,药效之外的其他神秘功效。
2019年,片仔癀主动出面组织了一场“海峡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病新进展学习班”。会上,一篇由福建医科大学发表的报告指出:
片仔癀能够减少喝酒引发肝损害。
这样的研究发现,让片仔癀本就在民间流传的护肝效果,得到了验证。
一时间,“片仔癀配茅台”成为俨然成为当时成功人士的标配。
而随着价格飙升,片仔癀的越来越多的功效开始被“发现”,像什么:
食道癌服用片仔癀延寿5年、肝癌扩散服用片仔癀减少痛苦、老华侨服用片仔癀治癌.......
在普通人眼中,片仔癀早已不是那个清热解毒的良药,而是集解酒、护肝、抗癌等多种神秘功效于一体的“神药”。
笼罩在片仔癀身上的价值迷雾,越来越厚重。
肆
也许片仔癀的价值,资本反而看得更加真切。
8月初的临时股东大会上,片仔癀三年换的第4位董事长——林志辉正式出席。
会上,一直看好片仔癀股票的知名私募人士林园发言力挺:
现在价也涨了,股价也要涨,让我们股东跟着屁股后面再加两个0。
考虑到最近几年片仔癀业绩情况一直不佳,听到这话的林志辉,身上的压力估计不小。
而林志辉的压力,可能还远不止于此。
8月末,那个主导片仔癀7年涨价7次,带领片仔癀市值翻了15倍的前董事长刘建顺,因涉嫌严重职务违法和涉嫌受贿犯罪被组织“双开”,并被漳州市纪委监委立案审查。
今年以来,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已经至少有5名高管被查,在刘建顺之后接棒的潘杰也被查了。
也就是说,最近4任董事长里,已经有两任“翻车”了。对于片仔癀掌舵人而言,除了担心落下业绩,还要担心:
落下马。
消失的首富 | 策划
青年导演,暂时哑火
孙正义扳回一局?
AI校长李彦宏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授权。一切形式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合作。
投稿、约访、合作,联系邮箱:bizleaders@qq.com
添加微信biz-leader,获转载授权或邀您加入商友群
微信名:商业人物
微信ID:biz-leaders
2.期待您置顶与星标。欢迎分享与评论,欢迎通过留言或私信方式给我们提供选题线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