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杨万里很多人想到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只有对生活极度热爱,细心观察才能写出别人观察不到,也体会不到的细节。

纵观杨万里笔下的作品,类似的诗句不胜枚举。

他虽是南宋的战派代表人物,一生宦海沉浮,几度辞官、罢官、复官,却能不受世俗所扰,内心始终保留一份纯净。这与他童年生活密切相关。

杨万里出生于南宋江西吉水,从小家境贫寒,不足以支撑他的读书事业。父亲带着他四处教书做幕僚维持生计。

受父亲乐观、坚韧豁达的人生观影响,杨万里的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别具一格自然成一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文笔浅白,语言明快活泼;他的笔下童真世界充满了好奇、童趣和欢乐。

今天我们要我们读一首《无题》诗。

之所以叫无题诗,是因为当时没有取名字,或者在传播的过程中丢失了题目。

《无题》

坐看胡孙上树头,旁人只恐堕深沟。

渠侬狡狯何须教,说与旁人莫浪愁。

胡孙:孩童的昵称。古时候人们称调皮的孩子为胡孙。

恐:害怕。

狡狯(jiǎo kuài ):奸诈狡猾,故意迷惑人。

莫:不要的意思。

这首诗的大意是:

坐在那里看调皮的孩子爬上树,旁边的人只是担心他掉进深沟里。

那孩子聪明伶俐,何须教导呢?告诉别人不要白白忧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很有画面感,让很多七零、八零、九零后仿佛回到童年那个午后,望着一棵树跃跃欲试。爬上去下来可能一顿好打,爬不上去在小伙伴中没脸面。

它体现了杨万里独特的人性观和教育观,他强调孩子的天真和活力,反对过度干预。

爬上树的孩子不害怕,树下的人却在担心摔下来怎么办?

它提醒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尊重他们的天性,允许他们犯错误和失败,让他们在自我探索中成长。

网络上有句话:父母懂得放手,孩子飞得更高。

我们也谙熟于心,但很多时候仍是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人类由狩猎到耕种,逐渐放弃了爬树这项生存本领。

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爬树时,心就会“蹭”地紧张起来。因为树高而且“爬树”这个过程不可控。

而“爬树”好比孩子在学习新技能,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我们总是担心他们会跌落,受伤;却忘记孩子是聪很聪明,他们会从“爬树”这个过程中学习经验、总结教训。

他比我们更担心摔下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边爬边思考怎么“爬树”省力、防止跌落需要怎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父母,我们要相信理解孩子的行为,不过度干涉,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困难、挑战困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