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监十二年(北魏延昌二年,公元513年)年初,被誉为南朝文坛领袖的沈约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虽然已是高龄,但沈约之死却有些蹊跷,这是怎么回事呢?

沈约字休文,出生自吴兴沈氏这样的望族。但由于其父沈璞在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成为刘劭一伙的帮凶,最终被宋孝武帝刘骏诛杀,年幼的沈约虽然逃过一劫,却也因此家道中落。好在沈约天资聪慧又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个才华横溢之人,在刘宋和南齐先后任官。

萧衍和沈约的交情始于在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时,所以当萧衍起兵攻占建康城后,沈约也就成为了萧衍手下文臣中的重要一员。在劝说萧衍称帝一事时,沈约更是积极劝说,甚至偷偷写好了诏书和官员设置情况的文书。因此当萧衍建立南梁后,沈约也是官运通亨,扶摇直上。到了天监九年(公元510年),沈约已经任左光禄大夫,兼任侍中、太子少傅,萧衍还赐给演奏乐曲的乐队一部。之后萧衍又给沈约增加了鼓乐的种类和乐队人员,并加封特进,仍任光禄、侍中、少傅等职。

其实沈约在仕途上的成就并不大,真正让其声名远扬的是其在文史方面的成就。沈约精通诗、辞、音律,撰有《四声谱》等著作,同时他也是“永明体”文学创始人之一,更是被誉为中国“近体诗”的开创者。史学方面,沈约著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帝本纪》等史书,其中所撰《宋书》更是成为了二十四史之一。

按理说沈约这种人想要混个善终不是什么难事,毕竟此时的萧衍还算一代英主,可惜晚年的沈约有些飘了。曾经帮助萧衍诛杀萧宝卷的张稷和沈约是亲家,结果此人却嫌弃萧衍给他的赏赐太少,在一次宴会后对萧衍颇有怨言,于是萧衍便把他外调担任青、冀二州刺史。谁知在天监十二年二月时,郁州附近的百姓因为朐山之战时,有人暗中与北魏勾结,使得这些人心中非常不安。而当地父母官张稷由于仕途不得志以致于政令松弛,以致僚属们多侵夺百姓事件时有发生。最终在当月庚辰日(二十五日),郁州面姓徐道角等人夜袭州城,杀了张稷,送上他的道级投降了北魏。

虽然此事最终没有造成更多恶劣的影响,却成了萧衍和沈约关系破裂的一个导火线。一次萧衍同沈约谈起此事,沈约却直接回复萧衍这是过去的事了,没必要再提了。萧衍却认为沈约这样说话是在庇护亲家,便很气愤地回击说:“你说这种话,还算是忠臣吗?”接着便起驾回宫。很多人可能会纳闷,为这样一件事两人翻脸至于吗?事实上沈约得罪萧衍的事可不止于此,先前豫州献上时令贡品栗子,其直径达一寸半,萧衍于是突发奇想问问沈约说:“史书上关于栗子的典故有多少呢?”并和沈约一起将各自所知道的分条写下,结果沈约写的比萧衍少三件事。这本是让萧衍高兴的事,可沈约出宫后却对人说,这是自己故意输的,不然萧衍丢了面子会羞愧而死。萧衍知道后自然是勃然大怒,若非徐勉恳切地劝谏,萧衍绝不会善罢甘休。

此次面对萧衍突如其来的发怒,沈约也是蒙圈了,甚至一度呆坐在原地不动。等回到家后,沈约终于感觉到了后怕,心神不定的他还没走到床边便坐下,结果直接坐空而摔倒在地上,并因此而得病。沈约病中突然梦到了萧宝融用剑割断了他的舌头,被吓坏了的沈约立刻找来道士向上天奏赤章,表明萧衍禅代之事并不是自己的主意,结果正是此举给自己带来了灾祸。

得知沈约生病,萧衍便派人去探望,沈约让道士用赤章祈天之事自然很快就传到了萧衍耳中。这让萧衍越发愤怒,多次派使者去谴责沈约。本就提心吊胆的沈约哪受到了这样的惩罚,最终竟然忧惧而死。萧衍对此似乎还不解气,在商定沈约的谥号时有关部门提议为“文”,但萧衍却只淡淡说了一句“情怀不尽曰隐”,于是沈约最终的谥号被定为“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