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刘美 记者 高小雨)她是学生心中的一面旗帜,是学生们口中“尽管有时候很严厉,但跟着她走准没错”的严师益友,是家长们口中“信得过,跟着她教育孩子准没错”的好老师,更是校长口中“不管什么样的班级都能带好”的得力干将。她就是榆林高新区第一小学德育副主任,陕西省教育学能,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名班主任,现四年级三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郑虹。

2006年大学毕业后,郑虹做了一名高中老师,2016年,她调入榆林高新第一小学任教,7年里,她带出了三届小学生,第一届学生今年高考,第二届学生今年中考,第三届学生今年小升初。她的手机里,每一届学生的微信群,QQ群仍在响动,这些已经毕业的学生和家长坚持向她报喜报忧,分享成长的点滴。

郑虹认为,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要用爱去唤醒灵魂,是春风化雨的滋养,是 大爱无痕的情怀。这份发自心底对教育事业的激情和热爱,是激发她毕生去追索的教育智慧和前行动力。

做打开孩子心灵天窗的钥匙

郑虹说:“教师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双慧眼识英才,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情志、爱好,把他们的注意力、兴趣点、航向标都集中在你身上。”

2006年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郑虹高中班级里有个男孩扬言:我长这么大几乎没交过作业。郑虹和他攀谈中发现他唯一的爱好是读金庸小说,于是把一套《天龙八部》送给他并不露痕迹地组织班里开展了一次“我的江湖梦”主题演讲比赛,这个男孩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侃侃而谈、豪情万丈,将刀光剑影、飞檐走壁的江湖从言语间倾泻而出,在老师和同学们赞许的目光中,孩子的眼里闪现出久违的兴奋和满足。终于有一天,他郑重地将用了三天三夜写的三千多字的作文——《生命里的那一抹曙光》交给了郑老师,开头这样写道:1990年3月15日,伴着初阳,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迎来了属于他的第一缕阳光,于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应运而生:赵曙光。十六年后的今天,我遇到了像姐姐一样的郑老师,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二道曙光......”郑虹含着泪看完后,也回敬了三千多字的评价语。她知道,这是打开这孩子心灵天窗的钥匙。

在郑虹带的第二届小学生里,有一位张姓学生在一年级时便声名远扬,打遍全校无敌手。郑虹对这位学生密切关注,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有胆识、有魄力、有责任感、有英雄情结,于是决定让他来当班长。这位班长走马上任后奇迹般地脱胎换骨并深入同学之心,他辅助郑老师让这个班级一路狂奔所获殊荣无数。孩子上了初一后的一天居然因为太想念郑老师竟翻墙来到学校看望,并走上讲台这样告诉学弟学妹们:“我们都一样幸运,遇到了最好的老师——郑老师,她无所不能,你们什么都不需要想,跟着郑老师学,大胆往前走,准没错。”今年,这孩子以800多分的成绩考入了榆林中学。

郑虹的每一届学生都会回来看她和学弟学妹,以过来人的身份讲成功的故事,让感恩传递,让优秀延续。

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

在郑虹看来,教育是一份良心工程,作为老师,不能愧对教室里每一双写满渴望的眼神,教室里的每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往小了说,教育事业关乎一个生命的明暗开败,一个家庭的荣辱兴衰,往大了说关乎民生大计,国之将来。

刚刚毕业的班里有个孩子,四年级时他上课屏蔽任何老师,只管自己埋头看书,成绩平平。经过细致观察,郑虹发现这孩子回答问题往往不落思维窠臼,独树一帜,让她颇为欣赏。郑虹便开始对这孩子的改造:威逼利诱让他参加班级足球队,在绿茵场上肆意驰骋,释放能量增强体质。上课密切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有意提问他让他聚焦课堂,及时给予赞许和分析。慢慢的,孩子开始主动回答问题,眼神里有了星星,变得阳光上进。到五年级,孩子一跃成为班级第一名,现在已经被西安曲江一中录取。前几天,孩子爷爷发来微信:人生得遇良师,何其有幸,谢谢郑老师,我们一家人感谢您对孩子的倾心培养。好的教育是一场合力,赢得家长也是郑虹教育路上成功的秘诀。

做家长学生心中的一面旗帜

郑虹表示,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敢于担当,让自己活成一本教科书、一面旗帜。想让学生变成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先变成这样的人。

2020年9月,新学期开学,郑虹接手了一个从四个班各抽取十几个学生拼凑起来的班级。踏进教室第一课,郑虹看到54名脸上带着各种表情的学生外,还有一个凳子茕茕孑立在课桌子上。当问到周边孩子什么不帮忙把凳子放下来,被告知那是另一个班过来的同学的。听完,郑虹心里一沉。她当即召开了班会,她告诉学生:孩子们,世界上那么多老师,你们和老师相遇了,这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世界上那么多学生,偏偏你们五十五个孩子相遇了,这更是一种莫大的缘分呀。不管你们来自哪个班,从今天起,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四年级五班。我们将相濡以沫、荣辱与共、风雨同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是一家人。她看到很多孩子的眼神由委屈生涩变得融化温暖开来。

一个月后,学校举办了一场足球联赛,四年级五班团结一致一路过关斩将,却因一分之差与冠军失之交臂,所有学生当时都抱头痛哭,郑老师这样告诉学生:“没有什么能打倒一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集体。”在之后的三年里,郑虹的四年级五班所向披靡,大大小小的奖状挂满了整个教室,缔造了学校的班级神话。

做灵魂有香气的教育者

郑虹接任每一届学生,她都告诉家长:不许我班里任何孩子外出补语文,也不需要家长来辅导孩子学语文。她在课堂上紧紧抓住每个孩子的注意力,把握课堂主阵地。让知识当堂消化。每次习作,她都亲自下水,躬行示范。翻开郑虹的课案,密密麻麻的字迹跃入眼帘。她深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甚至为了一个课堂话术而反复推敲。

省级教学能手、市级教学能手、名班主任、十佳班主任......尽管已经多项荣誉加身,但郑虹始终精益求精。处处引领垂范,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她说教育的路上没有一成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法则,教师要用一生去备课。她立志做一位严慈同体、恩威并济、奖惩有度,手拿戒尺,眼中有光,腹中有诗书,心中有天地,灵魂有香气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