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9岁北京知青摔断手臂,为了不截肢,到城里买药保守治 疗。药价4.99元,可是他兜里只有4.89元,他恳求女营业员:“大姐,没这药,我的手就保不住了!”不料,女营业员冷冷地说:“难道要我贴一角钱?”
1968年,17岁的北京知青陈启生跟十几个同学,一起到禹城县王家沟大队,开始他们的知青生活。
到了王家沟,陈启生住进了社员王大叔的家里,陈大叔家只有一个女儿王麦芬,比自己小1岁。
王麦芬只有小学文化,从小跟着父母干农活,勤快又麻利,陈启生一个大男生都佩服她。
王麦芬一口一个启生哥叫着,一来二去两人就熟络了,后来,竟偷偷谈起了恋爱。
后来,王麦芬的父母发现了,王大婶怕女儿吃亏劝她说:“咱高攀不起,陈启生是知青,他迟早要回北京。”
王大叔却觉得自己不会看错人,女儿要是嫁给陈启生,将来不会差,他想先试探一下他。
这天,王大叔下厨做了一大桌好菜,王大叔借着酒劲问陈启生:“你会娶我家麦芬吗?如果不能那早点断了。”
陈启生吱支吾吾:“叔,我,我要先写信问问我父母的意见。”
不料,信还没寄出去,陈启生就出事了。
这天,陈启生和王麦芬去挑水,不料,下过雨地上湿滑,陈启生脚下打滑,连人带桶摔在地上。
结果这一跤,陈启生把手臂摔断了,动弹不得。王麦芬吓坏了,连忙送他到卫生所。
医生给他吊水之后,就让他回家休息,可是,半个月过去了,他没有一点好转,反而红月中得更厉害了。
王麦芬又连夜将他送到县医院,经过一番检查,医生皱着眉说要尽快截肢,不然可能危及生命。
陈启生恳求医生:“求求你,能不能试试其他办法,没了手,我以后日子怎么过,我还没结婚呢?”
医生说:“那这样,你先保守治,有一种药效果很好,但是不好买,你到省城药店去问问。”
陈启生决定到城里去试试。陈启生平时花钱大手大脚,没存下钱,王大叔东拼西凑,凑了5元让他带着,临走时,王麦芬把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1元钱,塞到了心上人手中。
到了省城,他打听到医药公司有这款药膏,药售价4.99元,可是,自己全身上下只有4.89,还差一角钱。
女营业员把他晾在一旁,陈启生恳求道:“大姐,你行行好,没这药,我的手就要截掉了。”
不料,女营业员冷冷地说:“关我什么事,难道你买药要我贴钱不成。”
陈启生无可奈何,站在原地,心想难道为了1角钱,要再折腾一趟不成?
就在陈启生一愁莫展的时候,刚好有个姑娘进店买药,见到眼前一幕,她打量了下陈启生说:“一角钱我替你垫上。”说完,她掏出一角纸币塞到陈启生手中。
陈启生拿到了药,激动地追了出来,跟她道谢,姑娘问他:“你也是知青吗?”
陈启生笑着说:“这都让你看出来了!我是到禹城县插队的知青。”
姑娘又接着问:“真巧,我也是到禹城县的知青,我在孔家沟。”
陈启生:“我在马家沟,离孔家沟20里。”
陈启生向姑娘要了地址,姑娘在纸上写了姓名:刘锦珍。
陈启生涂了药后,一个星期月中就消下去了,手总算保住了。
之后,他写信给父母,把事情经过告知父母,是王大叔一家人凑的钱和王麦芬无微不致的照顾,才保住了自己的手,他决定要娶王麦芬,父母回信支持他的决定。
很快,陈启生和王麦芬领了结婚证,婚礼很隆重,当天乡亲们都前来道贺。
一个月后,突然一个女生找上门来。陈启生开门一看,是当时替自己出一角钱的知青刘锦珍。
原来,那天分开后,刘锦珍一直对他念念不忘,她等了半个月,以为陈启生会去找他。后来,实在等不及了,她自己找上门来了。
不料,刚见面,陈启生就介绍自己的新婚妻子王麦芬给她认识。
刘锦珍得知他已经结婚了,很失落。陈启生为了报达救命恩人,做了一桌子好菜招待她。
刘锦珍离开后,两人也从此断了联系。
第 二年,王麦芬生下双胞胎儿子。
1981年,陈启生考上了大学,毕业工作2年后,他把王麦分和两个孩子一起接到北京住。
因为户口问题,王麦芬没有工作,陈启生把攒下来的钱,让妻子做小生意。王麦芬起早贪黑,后来,有了自己的店铺。
2010年,陈启生退休了,王麦芬也把店转了出去了。老两口终于可以停下来,好好享受生活。陈启生和妻子计划着,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
两人刚做好计划,马上要开始说走就走的旅程。
出发的前两天,他突然收到老同学的信息:刘锦珍患肺癌,急须手 术,费用还差10万。知青们争相捐款,凑集了2万元,还有8万缺口。
陈启生与王麦芬商量好,把旅游的计划往后推推,当天就转了8万到刘锦珍的卡上。
幸运地是,刘锦珍手 术很顺利,在家人的照料下,很快康复了。
后来,为了庆祝刘锦珍劫后重 生,老知青们欢聚一堂,刘锦珍激动地握紧陈启生的手,热泪盈眶说:“好兄弟,你这份情谊太重了,我恐怕还不起啊!”陈启生笑着说:“你帮我,我帮你,刚刚好!”
淳朴善良的一代人,诠释了传统的美德,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