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黄鑫磊 每经编辑:董兴生

今日(9月21日),光伏(储能)产业供需论坛在安徽滁州举办。《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极电光能副总裁姜伟龙博士在分论坛上称,钙钛矿电池在材料、能耗和产业链衔接涉及到的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成本优势非常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伟龙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姜伟龙表示,材料成本上,钙钛矿电池的材料价格便宜、供应充足,且纯度方面要求不高,只要2-3个”9”就可以做出很好的电池;工艺制程方面,只需要在导电玻璃上镀4层主要的薄膜,然后进行组件封装,就可以完成光伏组件生产;能耗方面,最高的制程温度只有150摄氏度。

姜伟龙介绍,如果公司的中试线满产,钙钛矿电池成本能做到1.5元/W~1.6元/W,在BIPV市场有巨大优势;当公司首条GW线满产之后,成本可以降到0.9元/W左右。随着钙钛矿产能规模扩大到10GW以上,成本可以降到0.6元/W左右。

另外,姜伟龙表示,钙钛矿电池降本路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技术研发提升电池的效率、尺寸等,减少成本分摊;二是规模化可以降低FTO玻璃等材料的成本,因为目前FTO玻璃的利润率非常高;三是规模化之后,设备投资也会在现有基础上降低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