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画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千年的传承历史,是民族文化瑰宝。由湖北省文联主办的“汲古开新-湖北中国画名家系列研究展”将对湖北老一辈中国画名家的艺术进行梳理展览和研究,同时通过届展的形式对湖北优秀中国画中青年艺术家进行培养、展览推介,对继承传统“汲古开新”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繁荣湖北中国画事业将起到积极作用。

冯今松先生是中国当代成就卓著的花鸟画大家,生前历任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美术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被誉为湖北中国画“新三老”之一。

冯先生的花鸟画艺术开一代新风,是对当代花鸟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艺术家,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到21世纪继“齐”“潘”之后的又一“革新派”的典型代表,被美术界誉为“现代中国花鸟画革新者”。这也是我们把“文心畅神-冯今松中国画艺术研究展” 作为“汲古开新”系列展首展的重要原因。冯先生的艺术真正称得上“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既保留了传统文人画的诗意美和写意性,在表现形式、造型特点以及笔墨语言方面又有强烈的个人面貌。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把画立为五等,称“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冯先生作画取法于“自然”,发自于“本心”, 往往在“草草不经意处,乃其天机偶发,生意勃然,落笔成趣,自有神妙”,其画实为上上之品。

冯今松先生不仅在艺术上成就卓著,在美术活动的策划组织上也成果丰硕。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湖北成立“晴川画会”,冯今松先生是创始人之一。冯先生主导发起“黄陂农民泥塑活动”,邀请华君武、王朝闻、钱绍武、刘开渠等大家长期蹲点指导,为湖北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影响深远。由冯先生组织发起的“武汉国际水墨画节”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画界最先启动的国际性美术活动,在美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推动中国画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九十年代,冯先生发起“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文化工程”,联合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广东画院与湖北省美术院三家共同承办,邀请叶浅予、关山月、董希文、吴作人、何海霞等海内外百余位名家参与,为记录和保存三峡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做出了贡献。冯先生在担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期间,多次参与全国重大展览的组织和评审,为培养中国画的后备人才做了大量工作,对湖北乃至全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冯今松先生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是对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生动诠释。本次展览将展出冯先生未公开发表和展出过的遗稿遗作90余件,是非常难得的珍贵资料。对冯先生的作品和艺术经历进行展示研究,对湖北乃至全国中国画特别是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冯先生在中国画艺术发展上不断探索的精神和提携后学培养中国画后备人才上竭尽全力的高尚品格,将鼓舞后来者在传统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湖北省国画院

2023年9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莲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怎么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想进来,有的想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而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妃子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荷小唱雾中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1957年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留校任教,历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协河山画会副会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纪游组委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省国画院美术馆

开放时间:

2023年9月25日-2023年10月7日

9:00-17:00

交通信息:

地址:武昌区张之洞路243附1号

公交:乘坐578路、706路、539路、573路、510路、797路至张之洞路首义路下

地铁:乘坐4号线首义路站D出口

(来源:湖北省国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图片查看湖北书画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