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点头条说#

王毅这次与美国的沟通看来是有效的。因为会面48小时后,拜登在联合国明确表示,中美不能开战。

中共中央外办主任王毅最近很忙。王毅当地时间9月16日至17日在马耳他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后,9月18日王毅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俄罗斯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因此,有声音预测,王毅与沙利文的会面可能对中美关系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美之间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上述预测或将成为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在此之前,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和围堵是有目共睹的。它不断挑起地区对抗,打着所谓“国家安全”的幌子任意制裁中国企业,还利用所谓“航行自由”在台海和南海不断挑衅。这使得“中美之间最终会爆发战争”的说法一度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

然而,这次中美马耳他会晤的出现,似乎是中美关系出现逆转的前兆。因为这次会晤,中美双方达成了一个成果,那就是“双方同意继续落实两国元首在巴厘岛达成的重要共识”。而且据外媒报道,双方在会见期间还讨论了中美总统会晤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发现,这次会议达成的成果与“中美总统会晤”的话题似乎存在着因果关系。传达的信息是,只有美国才能真正遵守和落实“巴厘岛共识”,拿出更多诚意,中美元首会晤才有可能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把目光转向美国。中美元首会晤正是美方一直追求的目标。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正试图促成中美两国元首会晤。此外,NBC还表示,美国政府官员一直在为中美领导人可能举行的会晤做准备。当然,如果美国不改变遏制中国的错误战略,无论做多少准备,都是本末倒置。

美国总统拜登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王毅与拉夫罗夫会面48小时后,他为美国做了一件“反常”的事情。据了解,9月20日,拜登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上投降。拜登表示,我们寻求负责任地管理中美之间的竞争,以避免陷入冲突。我说过,我们支持去风险,而不是与中国“脱钩”。这是拜登继“不打算与中国脱钩”、“考虑解除对中国国防部长李尚馥制裁”后所说的又一“软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拜登之所以发表这次讲话,除了急于举行中美领导人会晤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是中美战争的后果,美国承受不起。对于这一点,在王毅与沙利文会面期间,五角大楼就公开表示,美国应该避免与中国发生战争。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对此做出了解释。他表示,美国应该“尽其所能”避免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随后他还表示,美国经历过一战、二战,应该避免与中国发生类似冲突。米莱话中的潜台词是,中美一旦开战,将是三场战争。

可见,拜登和米利的讲话似乎代表着美国政界和军界了解中国的坚决态度和立场,这也是他们发表如此“反常”言论的原因。然而美国却始终言行不一致。对此,我们需要更加警惕。正确的方法是放弃幻想,坚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