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有三千多红军由于文化程度太低,没有办法定衔,于是负责评衔的负责人就将这件事上报给了毛主席,结果毛主席直接说道,红军不下校。这些人最后都获得什么样的军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衔制度对于部队来说也是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因为在其他国家的军队里都实行军衔制度,而中国的部队想要进行现代化的改革,就需要实行军衔制度。当然,军衔对于军人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这是一种荣誉的代表,还能够让军人有更大的上进心,甚至是激发他们对荣誉的维护以及战斗力的提升。

革命初期的时候,毛主席觉得军队需要正规化,这样才能更好的获得民心,只有部队受到人民支持的部队,后期才能更加强大,也可以发展的更好,所以毛主席就在队伍里进行了改革,将一些不合理的制度都给废除了,其中就有体罚战士的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罚战士在古代就出现过,也是从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很多人觉得只有上级对犯错的士兵进行体罚后,才能够在军中立下威信,然而这种方式却也让战士们的尊严受到了侵害,毛主席觉得这就是不好的行为,就应该将其废除。

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战士们团结一致,可还是有些教官坚决认为,优秀的士兵就是通过打骂得来的,为就能够让这些顽固的人改变思想,毛主席就动员了所有的政治工作者,给这些人做做思想工作,让他们从根本上认为体罚士兵是多么的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毛主席的坚持不懈中,部队里就没有这种体罚战士的现象了。而官兵平等的思想在红军队伍中慢慢被接受,并且还被大家赞誉,同时也是深入人心的。因此在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就没有实行过军衔制度。这也是因为官兵平等的思想所导致的。

而军衔制度与这个思想是有冲突的,不过在我军不断被壮大后,军衔制度也就变得比较重要了,因为这也可以明确战士们在战场上立下的功绩,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如果没有军衔很多人的功劳就没有办法让别人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全军就进行了一次大的授衔仪式,可在当时却有三千名红军没有办法被评衔,而后就将这件事上报给了毛主席,之后毛主席就直接说道,红军不下校,那么这三千多名红军为啥没有达到被授衔的标准呢?

1927年南昌起义开始后,人民军队就此建立,而红军部队中的主要成员就担任着重要的职位,因为他们最初就接受红色思想的教育,所以他们的文化素养要高一些。在红军到达新的地方时,就会对当地的土豪地主进行打击,使得百姓都分到了田地,这也就让不少人想要加入红军队伍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部分人基本上没有受到过什么教育,所以在部队里这些人就只能当个普通的战士,可他们加入红军队伍特别早,所以资历也就比较高,然而他们却都是一些普通的战士,没有啥职位。1955年也就会有三千多名普通的老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他们没有职务也就达不到授衔的标准,当时军委给出的标准就是,能够拥有上将资格的就需要是正兵团级别的干部,而中将是副兵团级别与准兵团级的,少将就是正副军级以及准军级别的。而大校是仅次于少将的,不过该军衔的标准也都得是正师级的,中校是正团级,少校则需要副团级,准团级才能获得,也就是说想要被授予校级以上的干部,必须是团级以上的干部。然而那些老红军在授衔时,都只是普通的战士,文化程度也不高,所以根本就达不到授衔的标准,然而毛主席却觉得他们在革命时期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能因为没有军衔就不给授衔,所以他们都给予了少校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