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驻日大使因其反华言论被白宫“捂嘴”,参加联合国大会的拜登总统也避谈台湾问题。同时,一直受到拜登政府青睐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面临来自美国国会的问责。难道白宫是要踩下“反中俄”的刹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驻日大使被“捂嘴”

据观察者网报道,9月21日,3名白宫官员向美媒透露,美国家安全委员会近日告知美驻日大使伊曼纽尔的下属,称该大使的言论与白宫“唱反调”,可能会破坏美方试图修补,与中国紧张关系的努力。还要求伊曼纽尔停止发布,任何类似的言论。

伊曼纽尔曾经大力赞成福岛核污水排海,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食福岛核水产”,还叫嚣如果岸田政府将中方告上WTO,那美方就会给予相应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来他又炒作“中国利用AI散播虚假消息,抹黑美国用气象武器引发毛伊岛大火”。但所谓的“气象武器”一说,是从美媒的口中散播的,所以说伊曼纽尔是当之无愧的“反华急先锋”。

与之相比,美国总统拜登在近日举办的联合国大会上,表现就显得尤为“克制”。美方长期“津津乐道”的台湾问题,拜登总统这次只字未提,只是强调了不想中美脱钩断链,也不想两国爆发冲突。

如此背道而驰的两种态度,加上对美驻日大使的批评,是否就能确定拜登政府,要踩下“反华”刹车呢?答案显然是否认的,上述事件只能展现出,拜登政府内部存在不小的分歧,所以才会一面态度“缓和”,一面言论激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

再者,虽然拜登总统在联大示好,但无论是对华单方面制裁,还是部署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力量,都没有随着所谓的“缓和”减少。所以很显然,“遏制中国”这一态势是没有改变的。

“美驻日大使反华被批”可能只是一出自导自演的老戏码,目的只是为了突显“美方为改善中美关系,所付出的努力”。在上述事件被曝出的同时,美方的反俄立场,貌似也出现了一点“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泽连斯基总统被问责

据观察者网报道,9月2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第二次访问了美国,但与上次访问截然不同,本次美国国会并没有允许他,在两院联席会议上演讲。除此之外,泽连斯基总统还面临来自,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的问责。

在被问及新一轮援乌计划时,麦卡锡带有嘲讽意味地回应称,泽连斯基当选美国会议员了吗?他是美国总统吗?所以我不认为我必须承诺什么,并且我还有问题要问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麦卡锡明显带着质问的语气称,美国已经援助了乌克兰很多钱,请问这些钱去了哪里?乌克兰打算如何获得胜利?我认为这才是美国民众想要知道的事情。

美国确实援助了乌克兰很多钱,总价值大约有1130亿美元,现在对这笔钱进行问责,又是否能代表美方,要踩下“反俄”刹车呢?答案同样也是否定的。首先,美国两院早就在援乌形成分歧,众议院一直认为这笔钱,该用来解决例如美国的巨额国债,以及诸多民生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议院以及拜登总统,则都认为该增加援乌力度。就在麦卡锡问责泽连斯基总统的同时,白宫宣布了新一轮援乌计划,价值约为3.25亿美元,包含火箭弹、集束弹以及反坦克武器。这决定了即使存在分歧,但“援乌反俄”依旧是拜登政府当下的路。

总结而言,无论是反华还是反俄,这些行为都取决于,美方的霸权主义思维。只有美方改变这一固化思维,才可能真正停止对中俄的遏制,不然所有貌似“踩刹车”的行为,都是在丢“烟雾弹”。就按当前的局面来看,美方摒弃霸权还是一条艰辛且长远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