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把木槌、一块铜板,在咚咚咚声中雕刻成亚运吉祥物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前不久,橙柿互动联合朱炳仁·铜发起“千人接力,铜迎亚运”非遗体验专场活动,吸引了不少朋友们前去打卡,位于河坊街的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的亚运非遗体验区,咚咚咚敲打铜块的声音跌宕起伏,像是在演奏艺术的乐章,火爆程度一度刷爆了社交平台。

10月8日前,大家可前往河坊街207号江南铜屋免费体验,完成体验的读者可获得非遗传承官证书及精美纪念品一份,作品会同时展示在“亚运非遗体验展示墙”上,与其他游客作品一同传递非遗文化和亚运祝福。

体验非遗 遇见“江南铜屋

在敲打之前,先要打磨铜片,铜片表面成光滑状后,边缘用纸胶固定,开始打“工”。

在锻打声下,印有亚运吉祥物模样的作品初见雏形,锻打完,用抛光片进行最后的打磨,一个栩栩如生的亚运吉祥物就此诞生。随后,用画框将作品装裱起来,并配上自己想做的装饰,一件独属于你的铜雕吉祥物作品就完成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来体验的大朋友、小朋友都打得不亦乐乎,有些原本只是来参观的朋友,也被咚咚咚的敲打声吸引,加入了敲铜大军中。市民董界林体验完深有感触:“很早前就听过‘朱炳仁·铜’的名号,他们朱府铜艺以及传到第五代了。我觉得能一边长见识,一边体验非遗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无论是对于小孩,青年人,还是老人,都应该多去接触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坊街上,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一直是游客们和达人们必去的“网红打卡点”之一。博物馆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在进入铜屋之前,你绝对想不到“铜”这种材料,可以打造出如此精美绝伦的空间和物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跨进铜屋的大门,就会被“目之所及皆为铜”霸气所震慑。

馆内的门、窗、瓦、脊梁、立柱、家居、艺术品等全部采用铜质结构和装饰,内里大堂、天井、房屋、走廊也由铜打造,且雕满花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足150余吨铜,融合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书法及“朱府铜艺”五代人的艺术精华,被亲切地誉为“江南铜屋”,既震撼,又好看。

馆内,日常摆件、艺术作品、寺庙建筑等样样精美,在传统技法基础上融入创造的铜版画、铜书画也颇为好看。

一楼处矗立着一座小型的雷峰塔,1:1按原型雕刻而成,塔后上方挂着一块刻有“雷峰塔”字样的牌匾,大有来头。据介绍,这块牌匾原挂在真正的雷峰塔上,是一块集启功书法的铜匾,开光后,在塔上悬挂了整整一年。后来,启功先生亲笔写下“雷峯塔”三个大字,朱炳仁又重新做了一块铜匾,挂了上去。而开过光的那块牌匾便收藏于此,成了镇馆级的珍品。

深度游铜屋 见证五千年历史文明

对于铜艺传承人朱炳仁及其子朱军岷而言,铜,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的见证,也是艺术的瑰宝。

活动当天,参与体验的朋友们在导览下,还进行了一场“铜屋深度游”。

看似低调的铜屋,实则大有内涵。馆内收藏陈列了“朱府铜艺”的典型代表作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铜艺术品,朱炳仁当代熔铜艺术作品等各类兼具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的藏品,以及从传统到现代各种铜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献资料共2000余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楼,有专门针对亚运打造的“朱炳仁献礼亚运艺术展”围绕朱炳仁大师献礼亚运的特许产品展开,记者看到了提取灵感来自于杭州“三世遗”的《心心相印·三连印》,还有《开运润泽庚彩铜瓶》、《亚运莲花尊》、《亚运中国象棋》等铜艺术作品亮相。

其中,《心心相印·三连印》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传承人程淑美首度跨界联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千人接力,铜迎亚运”活动将持续在江南铜屋开展。10月8日前,大家可前往河坊街207号江南铜屋免费体验,完成体验的读者可获得非遗传承官证书及精美纪念品一份,作品会同时展示在“亚运非遗体验展示墙”上,与其他游客作品一同传递非遗文化和亚运祝福。

江南铜屋每年都在换新颜,为迎接亚运将“西湖边最神秘的地宫”重新装修了一遍,展满了“铜雕父子”朱炳仁、朱军岷的全新艺术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雕父子”朱炳仁(左)与朱军岷

看到了铜化“万物新生”,游客们啧啧称赞,有游客表示:来杭州看到铜屋,才是不虚此行。对此,“江南铜屋”主人朱军岷信心十足地说:“我保证你每个月来都能看到新东西,这是一个在成长的有生机的江南铜屋,就像我们的非遗一样,从古来,往未来去。这次的‘免费非遗’体验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记者 杨亦淇 见习记者 徐萌

摄影 江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