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关于房子聊得比较多,因为最近楼市救市政策频出,其实是有点超出预期的。原以为对于楼市的打压会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甚至是明年年初,但现实是伴着炎炎的烈日,操盘手对于楼市的态度,彻底反转。

9月13日,央视新闻花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报道了取消限购后,各地楼市所发生的变化。

中指调查数据显示,政策执行后,全国置业意愿提升了15个百分点,北京上海,甚至提升了20个百分点。

结论是取消限购后,各地楼市开始起势,热度初步回升。

政策见底,市场见底,目前,就差普通人的情绪见底。

核心城市房价的全面上涨,在我看来,在今年已不太现实,多空真正的决战,是在2024春节之后。

目前弥漫于整个市场的,依然是观望。

前段时间我收到一条私信,一位自称高学历,体制内,同学遍布哈佛,常春藤高校的读者说你是不是疯了,经济那么差,你让人背贷款。

在作者恢复认知差别后,洋洋洒洒开始了小作文模式。

批判我只是在房价上涨时多买了几套房而已,留着我的公众号,是因为和她的观点不同,要看看最终楼市是按着她的想法走,还是我的想法走。

这种人的想法,就是最典型的观望思维。

长期关注的朋友都知道,我一直是房产多军,坚定地看多楼市,从没有一刻怀疑过楼市长期看涨的基本盘。

而那位“高知”读者,所表露出的,却是自我怀疑,与对未来的不确定。

想一想,我们每个人人生中,有多少事,都是在等一等,看一看中,流失掉了宝贵的机会。

就连前几年对楼市态度那么坚决的操盘手,如今即使啪啪打脸,也要重启楼市,你哪来的自信,与操盘手唱反调,和绝对力量对抗?

高考试卷会有标准答案,但是真实的楼市,答案都是操盘手给的,顺者昌,逆者必然会付出代价。

2023年的楼市,与2014年十分相似。

当年通缩魅影,供给侧改革,企业去库存,流动性陷阱,自6月开始,全国70个大中城市,除北上广深和三亚外,两个月内全部取消限购,可是市场依然下行不止,交易量一路萎缩。

然后930新政横空出世,认房不认贷,和降息强力支撑之下,市场开始成交量反弹,11月非对称性降息后,成交价开始企稳。

最终,2014年上海内环,中环,外环的价格梯队从6/4/2,迅速变成8/5/3。

又过了几年,变为了12/8/6。

而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变为20/12/8。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踏着相同的韵脚和节奏。

绝大多数人会说今昔不比往年,当年经济向好,人口红利,居民负债不高。

这与核心城市房价的上涨有关系么?

按这种逻辑,十年前的蛋炒饭,猪肉价格到今天更没有理由涨啊?

建楼的人工,材料,机械价格都在上涨,土地转让金越来越高,公务员要发工资,发奖金,所有成本都在上涨,房价有什么理由跌?

不废话了,继续压大,就让那些观望的人,重复昨天的故事,继续经历房价再涨一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