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失踪”多年的被执行人钟某在紫金县某小区出现了,紫金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干警闻讯后,迅速出动,最终促成双方签订和解协议,这起跨度长达10年的“骨头案”顺利结案。

执行干警找到钟某后,决定立即拘传钟某。“不要带走我儿子,事情能不能在家里协商解决……”钟某的母亲李某说。民警得知李某患有严重高血压病,出于人文关怀,征得申请执行人张某同意后,决定在被执行人钟某家中进行协商。

10年前,张某是紫金县某水泥厂的推销员,一直向钟某父子供应水泥。经双方结算,钟某立下欠条交张某收执,确认欠张某货款40万元及利息3.4万元,约定每月偿还,还款期限至2014年7月11日,钟某父母(后钟某父亲去世)为钟某的欠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钟某偿还欠款10万元后,剩余30多万元欠款经多次催收一直未付。

无奈之下,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得到支持,但判决确定的还款义务一直未得到履行。

2014年,张某向紫金县人民法院申请执行,钟某却玩起了“失踪”,执行干警多次寻找无果,只能冻结其母李某的工资账户,定期线下扣划1000多元。执行多年,仍与执行标的额相差较远,效果不理想。

“我们真的很困难,我身患严重高血压病,长期吃药治疗,我孙女才2岁需要抚养,家里只有钟某有劳动能力,而且钟某也患有肿瘤,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协商过程中,李某拿出医院检查报告,边说边落泪。

李某已经退休,其工资账户一直被冻结,执行干警看到他们居住环境比较简陋。“实际情况你也了解,他们母子身体都不好,经济确实比较困难。但是他们欠你的款项也要解决。”

“好的,我可以适当让步……”张某考虑后作出表态。随后,双方当事人如约到紫金县人民法院。经执行干警再次认真细致释法析理,双方逐渐缩小分歧,张某最终同意适当减免被执行人所欠款项,并同意把钟某工资列入还款计划的方案。在执行干警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并签订和解协议。

紫金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把强制执行措施与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相结合,通过努力,让这起跨度长达10年的“骨头案”顺利结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