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冬天。

南太平洋的海风不停,从空中眺望,所罗门群岛中有一座格外特殊的小岛。登上小岛,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可下一秒就会因为眼前的恐怖景象惊叫出声!

——小岛上,竟然处处充斥着日军的尸体!

他们死状凄惨,横七竖八地倒在小岛上,像是被世界彻底遗忘,宛如人间炼狱。

而这座小岛,就是大名鼎鼎的瓜岛。在太平洋战争的历史上,瓜岛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战争带来了转折点,也为日军带来了噩梦。

而这一切,竟然是日本人自己造成的……

由来已久:日本的海陆对立

1942年,7月10日。

美国人罗伯特·戈姆利看着手中的那份通知单,忍不住眉头紧锁,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望着深邃的南太平洋陷入了沉思。

尼米兹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总司令,带领着一众美国海军鏖战于此。几天前,尼米兹收到了一条重要情报:日本的瓜岛机场,马上就要投入使用了!

对于美军而言,一旦这座机场落成,便相当于听见了死神所吹响的号角。

只要瓜岛建成了机场,日本的轰炸机便可以在南太平洋直接起飞,轰炸美国的库马克机场。

更重要的是,这个机场会令日本在海洋上的战力以几何倍数增长。到那时,日军可以直接切断美国、新西兰与澳大利亚之间的通道,断绝美军补给,让美军成为太平洋上飘荡的孤魂野鬼。

然而,美国人或许万万想不到的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日军内部竟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

日本海军与陆军的首领,正忙着针锋相对,一次次在会议上贬低对方,似乎他们并不是战友,而是有着血海深仇的敌人。

让美国人更无法理解的是,这种矛盾甚至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

当时,长州藩与萨摩藩联手,推倒幕府,建立了明治政府。新政府确立后,这两藩分别掌控了日本的近代陆军与海军,为将来的海陆对立埋下了伏笔。

简单来说,日本的陆军和海军本来就不是一家,而是两拨人拼凑在了同一个政府了,自然会有矛盾。

恰好此时,日本进入了全面扩张阶段,战争成为了常态。既然有战争,陆军和海军的活动势必更加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冲突的概率也全面提升。

到了20世纪30年代,海军与陆军的矛盾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尽管都同意对外扩张的总方针,但海军希望向南走,而陆军则主张向北走。国家军费预算有限,为了争夺军费,完成自己的军事构想,海陆两军经常吵得不可开交。

除此之外,在内政与外交领域,两军的态度也几乎截然相反。

比如,1936年时,日本国内爆发了一场兵变,史称“226兵变”,兵变的发起者正是部分陆军。因此,在是否要镇压的问题上,海陆两军的考量完全不同。

面对昔日的同僚战友,陆军始终犹豫不决,但海军却没有那么多顾虑,立刻用残忍的手段镇压叛乱,在鲜血淋漓的人命面前,两军彻底结下了梁子。

其实,海军之所以如此果断,是害怕天皇遭受叛军挟持,建立一个以陆军为中心的政府。

但很快,陆军扳回一城,驳回了海军拒绝加入“三国同盟”的请求,直接带着日本倒向了德国。相比德国,海军实际上更看重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可纵然海军屡次抗议,最终仍是无效。

就这样,日本军队内部出现了一个极其诡异的想象,海陆两军势同水火,却仍要在太平洋战场上并肩作战!

随着瓜岛战略的推行,这种矛盾更是日益凸显,海陆两军对峙严重,内讧的战火一触即发。

深入剖析:瓜岛战役中的海陆对立

其实,在瓜岛问题上,日本的海陆两军实在有着太多矛盾,大到战略部署,小到战术安排,两军几乎从未达成过一致。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场瓜岛战役里,能够气死日本海军的一定不是美国,而是日本陆军。

比如,在最开始的战略安排上,海陆两军便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纵观太平洋战场,日本轰炸美国珍珠港的确在战局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正是日本海军骄傲的资本。于是,海军提议乘胜追击,继续进攻夏威夷与澳大利亚。

可是,这一提议却遭到了陆军的强烈反对,陆军直截了当的表示,海军的计划太过宏大,陆军战力根本无法支撑。

无奈之下,海军只能取消计划,退而求其次的将目光转向所罗门群岛,这正是瓜岛计划的起源。

但是,好不容易确立了在瓜岛建设机场,进一步掌控南太平洋的计划,日本的海军与陆军却依旧无法好好合作。

瞒报信息,成为了两军之间的常态。海军的失败,陆军不知道,陆军的难题,海军也无知无觉。

当时,就连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也没有完整的统帅军权,只能任凭海军与陆军各自为政。

可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这种情况无异于自杀。

因为此前陆军对海军计划的强力阻扰,海军根本信不过陆军,甚至没有向陆军透露他们在瓜岛建造机场的详细计划。更荒谬的是,当陆军知道这件事的时候,瓜岛已经被美国人占领了!

日本陆军成了完全的局外人,赶到的时候一切都晚了。而海军之所以愿意说实话,也是因为实在打不过美国人,只能向陆军求助,不然战争刚开始,海军就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尴尬境地。

在攻击瓜岛的首战里,美国人采用了饱和式攻击的办法,像疯了一样对瓜岛周边进行全方位轰炸,着实吓坏了日本海军。

在这种情况下,海军只能被迫与陆军达成一致,两军拟定了作战计划:由海军把陆军送上瓜岛,陆军趁机占领瓜岛,夺取机场。

然而,这个计划最后也变成了一地鸡毛。

为了能够成功将陆军送上瓜岛,日本海军采用了“东京快车式”打法,每天晚上偷偷靠近瓜岛,一边攻击美军,一边让陆军在岛上潜伏,趁着天没亮再迅速返回,在夜色的遮掩下,省了护航舰。

然而,登上瓜岛的陆军,却是两眼一抹黑,对瓜岛的局势极其茫然。

在人数的预判上,日本陆军更是出现了难以理解的重大失误,坑惨了日本海军。

原来,当时负责辅助海军的主要人员是第17集团军司令百武晴吉,他肩负着一个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预估瓜岛上的美军人数。只有搞清楚这一点,日军接下来的部署才有意义。

经过百武晴吉的观察,他自信满满的告诉众人,瓜岛上的美军不会超过2000人。因此,日军只要派出6000人,就可以轻松拿下瓜岛。

海军听信了百武晴吉的判断,然而,开打的时候却彻底惊呆了,因为岛上的美军竟然足足有1.6万人!

日军只是美军的一个零头,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正是由于陆军的这次误判,给海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更要命的是,瓜岛登陆的多次失利,让海军的后续战略根本无法进行。

按照原本的计划,陆军负责保证岛上的安全,海军负责海面上的进攻。但是,陆军的登陆行动从未成功,让海战沦为了笑话。为了一雪前耻,日本陆军甚至派出了仙台第2师执行登陆任务。

这支仙台第2师是日本陆军的王牌战队,师长丸山政男更是傲气十足。他曾经在日本海军面前夸下海口,声称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战败。

丸山政男的豪言壮语,给了日本海军极大的信心,然而,这份期待却再次落空。

在新一轮的登陆战中,仙台第2师与美军激战了整整两天,但最后几乎被全数歼灭。讽刺的是,美军伤亡数量还不到70人。

由此可见,在激烈的瓜岛战役里,日本的陆军与海军就是两盘散沙,根本无法融合。

追悔莫及:对立的影响

毫无疑问,海陆两军的对立,让日本彻底输掉了这场瓜岛战役。

就表面上来看,海陆两军无法密切配合,刚好给了美军机会。

美军抓住了海军与陆军的战术漏洞,逐个击破,在战争中完全占据了主动权。日本海军与陆军想的不是如何通力配合,而是怎样在战争中压对方一头,这令本就被动的局势更加糟糕。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瓜岛登陆战之所以频频失利,恰恰是因为陆军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实力。

陆军不愿意在海军面前露怯,因此只能夸下海口,向海军承诺虚无缥缈的胜利,最后被美国频频打脸,阻碍整体计划推进。

输了一次也就罢了,但日本陆军偏偏不服气。

在仙台第2师登陆失利后,陆军杀红了眼,直接增派了2000名士兵,又追加了16辆坦克,准备再次登陆。

可尽管如此,陆军依旧没有与海军交流作战方略,甚至没有为自己准备撤退方案,最终不仅登陆瓜岛又一次失败,还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伤亡。

而倘若我们更进一步,就能剖析出海陆对立为瓜岛战役带来的更深刻影响。

客观来说,美军在作战意志和具体的战术分析上比日军略逊一筹。但是,美军拥有着足以产生压倒性优势的新武器,日军根本无法与其抗衡。

而日本之所以武器发展落后,也是因为海陆两军的对立。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海陆两军曾就武器的发展规划发生过多次冲突,在最严重的时候,两军甚至都动过扣押原油,威胁对方的想法。

尽管政府组成了陆海军石油委员会,但对于该委员会的分配命令,海军与陆军向来毫不理睬。

两军为了拿到更多的钢铁资源,经常以不配合对方作战为要挟。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军队整体的武器发展势必停滞,而这份停滞,导致了瓜岛战役的失利。

1943年2月9日,美军对瓜岛进行了全面搜查,确认日本已经全部撤离。就这样,历时半年的瓜岛战争终于落下帷幕。

对于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罗斯福的评价掷地有声。他指出,瓜岛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终于迎来了人们期待已久的转折点......

参考文献:1、段佳欣. 1936-1945年日本陆海军对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7.2、青梅煮酒著. 太平洋战争 7 钳形攻势[M]. 北京:现代出版社,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