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卖柜收费已经一年了。

大家对此没有太多感知,一是因为这笔钱是外卖员在付,消费者角度讨论不多,二是因为去年8月的收费是“试点收费”, 而现在已经转为全面收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物皆可“柜”

外卖柜收费的操作,像极了当初的快递柜。

不知道财友们是否还记得,最初,快递柜也是免费的,在铺点完成、强行培养了用户习惯后,开始强制收费。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收到了许多反对的声音,但快递柜头部玩家如丰巢为了支付运营成本,收回投入,还是硬着头皮坚持到了现在。

除了向快递小哥和消费者双向收费,近年来丰巢不仅在快递柜屏幕投放大量广告,公众号的推送中也几乎全部为广告宣传,把流量玩到了极致。

事实上, 外卖配送和快递配送一样,“最后一百米”即“配送末端问题”一直是最难解决的环节。

外卖员在这一段路程内往往会遇到四大难:“进不去的园区、打不通的电话、等不起的电梯和找不到的门牌。”

外卖柜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数据显示,有了取餐柜之后, 骑手每单平均可节省4-10分钟。

“好多单子都是送到同一个地方,有柜子的话能同时送达,也不耽误跑下一单。”外卖骑手杨师傅说,“大楼中午电梯不够用,只让坐货梯,一趟七八分钟都下不来,每回都超时扣钱,还不如花点钱存柜子。”

“放外卖柜很安全,起码不会丢。”在该写字楼上班的刘女士表示,外卖柜带来了一定便利,“有急事或者开会时,能晚会儿下来取。”

因此,各大外卖品牌都将智能取餐柜大力推行,称之为一种“增强无接触配送安全性、减少物业管理负担、提升骑手效率的新配送交付模式。”

此外,由于之前外卖员的福利待遇问题广受关注,配送难单量多等现状被披露出来,也加大了对外卖平台的舆论压力。

美团、饿了么也随之推出各项骑手关怀政策,而能够提升效率、降低外卖员工作负担的取餐柜,相比之下是最为可行的方案。

再加上过去几年,疫情要求“无接触配送”,亦给外卖柜的普及助力。从规模来看, 外卖柜目前全国的数量约为2-3万, 快递柜数量已超过几十万。

外卖柜带来的收益是看得见的。

外卖柜的选址比快递柜讲究得多——曾有从业人员表示,外卖柜重点布局的场景是写字楼、产业园区、学校、医院。

这些场景的共同点是封闭性高、送餐环境复杂。比如:

  • 大部分高校是不允许外卖小哥进入的,有的学校外卖只能被放在地上,等待学生从宿舍楼出来领取,这就容易造成外卖丢失和拿错;

  • 医院的送餐环境很复杂,高峰期等待电梯就会花费十多分钟;

  • 办公楼也是同样,有些产业园无法进入,且消费者也会有工作、开会期间无法即时领取外卖的情况。

对平台而言是新的增量订单,对外卖小哥而言是更高的配送效率,也能帮消费者解决丢餐、偷餐、不方便取餐、接触配送可能带来的卫生安全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外卖柜使用需求的增加,外卖柜也产生了设备损耗、运维费、物业费等相关费用。

与快递柜类似,一套单面取餐柜的成本也达到了接近2万元,再加上场地租赁、人员工资等成本,取餐柜面临的压力并不比快递柜小。

不少外卖平台的外卖柜均已通过适度收费来弥补设备维护亏损。

前文提到,2022年8月起,就有外卖平台率先开始收费,而在过去一年, 各大主流平台外卖柜陆续推出收费政策,用来支撑外卖柜的日常维护和运营。

“本月24日起,北京市的部分外卖柜,存放配送订单需支付服务费每单0.45元……”外卖骑手张某斌清晰地记得,那是7月中旬的一天,正在用餐高峰期送单的他,突然在派单软件上收到了这则通知,“当时骑着车子,心里直发慌,一个月又得少收入几百元。”

近期,深圳、上海、北京等全国多地的外卖柜开始向外卖骑手收取服务费。

据了解,不同城市、平台的外卖柜收费标准略有浮动,骑手存放1单的价格总体在0.3元-0.6元。

在费用方面,各平台针对高频使用的骑手推出了月卡和优惠充值等措施避免造成负担。

目前各地平均收费在0.4元左右,优惠后是0.25元左右。各平台还会有包月月卡,实现封顶收费(上海49.9元/月、金华19.9元/月),但大部分骑手其实也不会买包月,因为存放次数不多,月卡用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该为服务费买单?

一笔又一笔的服务费,对于外卖骑手意味着什么?

“一单按0.45元算,我8月差不多给柜子交了300多元。”外卖柜开始收费后,张某斌一个月少挣的钱约等于他近一周的房租。

在一些情况下,也不是所有的外卖员都愿意使用外卖柜:

“咋会舍得放,一单才赚2.5元,一个柜子收0.5元!小公寓单子少,我们很多人都不放柜子。”

老王上班的时候点外卖,也发现有不少外卖小哥对于把外卖放置在外卖柜颇有抵触,虽然0.5元的收费不算多,但是出于能省则省的心态,外卖小哥有时候宁愿在楼下等一会,让顾客自己来取餐。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不方便立刻来取的消费者则会拒绝外卖小哥的要求,并且对外卖小哥不愿意放在外卖柜的要求产生质疑。

而外卖小哥即使想要送上门,多数办公楼也已经不允许了。

那么这笔支出能否转移给消费者或者平台?

当然很难。

点外卖,包括从商家出餐、骑手取餐,直到用户进行取餐结束。平台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需要包含整条链路。

而对于平台来说,自然也是不想承担这笔费用。

前段时间有篇关于外卖行业的文章,是一位大学教授经过切身体会后写的,文章中提到了许多关于外卖行业的现实。

根据这位教授的文章,他在山东某城市送外卖一个月,综合算下来, 每小时收入10元是常态,每小时收入20元是极限。

而根据职场信息平台看准网的统计,全国外卖员的月收入中位数在7294元。

即便送外 卖是一个没有话语权、很辛苦的活,但是在许多外卖员看来,送外卖苦,快递中心搞分拣也苦,搬家搬货也苦,扛地板砖上楼也苦。

种地清闲但没有钱,去工地,一天能有一两百,但不是每天都有活,还有拿不到钱的风险。

总而言之,虽然外卖的收入和承受的劳动量看起来充满了不合理性,但对于大部分外卖员群体来说,其实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但是国内外卖员的收入是合理的吗?

日本送一单外卖的起价是32元人民币,北美送一单起价约40元人民币。所以国外让外卖送到家是很贵的。

高级知识分子的薪水,目前日本和北美都是国内的2-3倍。但底层劳动者的收入,目前日本是国内的8-12倍,北美是国内的10-15倍。

在现实情况下,底层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很难“站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后到底是谁在赚钱?

讽刺的是,主要的外卖平台比如美团也没有在外卖业务上赚到钱。

配送业务是美团大厦的基石,包括餐饮外卖及美团闪购(按照新划分方式)。

从美团的财报来看,一直到现在, 美团的配送业务都是亏损的。

  • 在亏损率最高的2021年三季度,美团配送服务收入153.9亿、成本200.4亿,亏损率30%。

  • 2022年二季度,配送服务亏损率降至7.7%,随后两个季度反弹至12%;

  • 2023年上半年,配送服务收入373亿、相关成本403亿,亏损率8.3%。

分摊到每单,收入、成本如下:

  • 2021年三季度,配送43.2亿单,每单收入、成本分别为3.56元、4.62元,每送一单毛亏损1.07元;


  • 2022年一季度,配送37.1亿单,每单收入、成本分别为3.82元、4.91元,每送一单毛亏损1.1元;

  • 2023年上半年,配送96.7亿单,每单收入、成本分别为3.86元、4.17元, 每送一单毛亏损0.31元。

关于配送成本的下降,财报给出两点理由:一是运力充足带来的规模效应;二是因天气状况良好对骑手补贴减少。此外,或与闪购占比提升有关。

虽然外卖商家对外卖平台的高提成颇有微词,骑手对于平台各种严格的处罚也十分无奈,但最终美团配送业务的盈利仍是难题。

究其原因, 所有的配送单都需要摊销其研发、运营、营销等成本,这也是美团一直强调的规模效应。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外卖柜收费和足够的单量,美团配送业务终于能扭亏为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