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个星标吧朋友们

不然你都接收不到文景的精彩推送了

在芬兰,传说极光会随着音乐旋律而舞动,萨米人以吟唱安抚驯鹿;在澳大利亚,原住民通过歌之路让大梦时代得以永恒;在斐济,人们唱着传统离歌Isa Lei道别……

“他者others”联合创立人及执行主编吴一凡一直关注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文化。在她看来,那些多种多样的、和现代社会不同的价值观虽然看似遥远,却依然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相连的可能性和出路。为此,她踏上了自己的旅途。

在《在驯鹿聚集的地方,吟唱》里,一凡用文字与图像记录下探访世界各地古老部族的旅程。拉普兰的森林之子告诉她大自然的启示,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原住民则保守着祖先的秘密。冰岛的“精灵”如今身在何处?南太平洋岛屿上的时间有另一种计量方式?印第安部落如何诠释历史又如何决定未来?当世界经历一场大规模的停摆,人们如何接近彼此?当重新找回“在路上”的感觉,世界是否还是昨日模样?

《在驯鹿聚集的地方,吟唱》实拍图

她在远行中体会不同文明的智慧、人与自然的互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

音乐亦是所有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凡特别制作了《在驯鹿聚集的地方,吟唱》同名歌单,汇集与书中旅行有关的音乐,欢迎大家在阅读时收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驯鹿聚集的地方,吟唱》作者吴一凡整理的歌单

《在驯鹿聚集的地方,吟唱》歌单分享

吴一凡 文

世界各地原住民的音乐中有相当一部分描绘着大地、天空、宇宙,也不断描绘着自己的内在,不仅能带来安慰,而且能促人反观自己的内心。

扫描二维码可收听

Sirdda是生活在芬兰北极圈内驯鹿部族萨米人的吟唱。

萨米音乐人安娜(Anna)说她在唱这首歌谣时会感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内在转变,仿佛超脱现实或者说走入另一种更真切深刻的现实,在那里“真正成了自然的一部分,和它交流,也是在那时那地,和过去所有的传统、祖先交流着”

萨米人在大自然中跟随驯鹿迁徙、远走,这是外在的旅途,古老的旋律则能带来内在的。他们相信自己的传统唱诵源自自然,不是被创作出来的,而是随风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芬兰,吴一凡 摄,收录于《在驯鹿聚集的地方,吟唱》

南太平洋岛屿上的风带来的声浪则有沙的质地。风吹过椰林,椰子的表皮和树、叶摩擦发出响动,这声音有时很响,让人以为暴雨将至,实际上风却温和。曾在那儿工作过的澳洲人类学家告诉我这声响岛上独有,代表了岛屿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歌之路”,吴一凡 摄,收录于《在驯鹿聚集的地方,吟唱》

风——也就是流动的空气——在岛上幻化成的声音独一无二,这种沙沙的质感只有岛民的多声部合唱能与之对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扫描二维码可收听

Isa Lei是流传在各个岛屿上的离歌,送别时,岛民就悠悠地唱。曲调里的惆怅仿佛穿越时空,仍带着古老过去,岛民祖先一次次远航探索未知海域里的新岛屿时,对生离的悲、思念还有深刻的接受。

南太平洋岛屿上的多声部也有欢乐的,它们都如椰林风声般,同时具有摩擦力与温柔。

空气成风,然后带来声响、带来音乐,最后消弭,周而复始。极地中如此,岛屿上同样。

扫描二维码可收听

印第安人的笛声悠扬、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迪吉里杜管如大地深沉,原住民音乐人通过自己的呼吸与风互动,吹奏的是它,回应的也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斐济人索罗和他的孩子们,吴一凡 摄, 收录于《在驯鹿聚集的地方,吟唱》

所有这些音乐,它们都指引我听到古老的过去;听到时间伊始时的宁静,生命在沉默中聚集力量;听到一种无边无际的广袤,那里空气尚未幻化成风,声浪更未成型,万物相融流动,爱没有界限也不带条件,纯粹始终。

扫描二维码可收听

收录8篇探访世界各地不同部族的游记,

记录人和自然的互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

从彼此隔绝中走出,眺望远方,

动身出发,寻找直抵心灵的力量

《在驯鹿聚集的地方,吟唱》歌单

P.S. 这份歌单收录了和书中内容有所对应的歌谣,大可在追踪澳大利亚原住民神秘的歌之路时由非洲古歌谣相伴,阅读冰岛精灵故事时配合服用南美高山部族对自然的呓语。毕竟,这本书写的是地球上多样、超乎想象的文化,更是穿越时空、文化背景、个人经历的相连——不论是人与人之间的,还是人与其他物种、大自然、整个星球乃至全宇宙之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