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昌二年(南梁天监十二年,公元513年)五月,北魏掌控下的寿春遭遇大雨袭扰,这场大雨连下了有十三日之久,很快大水入城,寿春城内房舍全被淹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此地的最高军政长官,北魏扬州刺史李崇明白此时寿春城的防御正处于最为薄弱的阶段。于是他指挥军队停泊在城墙上,结果水势还在继续往上涨,李崇便又下令众人乘船爬到城墙上的短墙上面,此时城墙只差两板宽没有被淹。李崇手下官吏、将佐纷纷李崇放弃寿阳而保北山,结果遭到李崇拒绝,李崇为此还发表了一番演说:“我受朝廷之命镇守一方之地,谁知由于仁德不足而致使天降大灾,现在淮南万里之地,安危全系于我一身,我若一旦离开,百姓就会瓦解奔散,扬州之地,恐怕就不属我国所有了,我岂能受惜自己的身子,而有愧于汉代黄河泛滥时不顾一已之安危而宿于堤上的王尊呢!只不过我怜悯这里的士人百姓们要无辜而与我同死,所以可以让他们扎筏子乘坐其上,随水而高,各人去求一条生路,我一定同这座城一起淹没,请各位不要再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此时寿春的情况确实颇为复杂,扬州治中、裴叔业的族孙裴绚带领城南民众数千家划船往南逃跑,前往地势较高处避水。眼见眼前水势,裴绚认定李崇一定已经率部回北方去了,因此便自称为豫州刺史,同别驾郑祖起等人送人质到南梁请求投降,萧衍很快做出指示,让马仙琕派兵前去援应裴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裴绚叛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李崇耳中,但此时的李崇根本无法判定事情虚实,就派遣自己封国中的侍郎韩方兴单人乘船去见裴绚。裴绚一看韩方兴到来,知道李崇还在此地,顿时怅然惊慌悔恨。可此时木已成舟,早已无可挽回,便只好回答说:“日前因大水引起了流离颠沛,受众人的推举,方有此举。现在大计已成,无可追回了,恐怕这里的百姓已经不是大人治下的百姓了,官吏也不是大人手下的官吏了,希望大人早日动身回去,不要冒犯我的将士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方兴很快回去告知量李崇这一情况,李崇于是派遣自己的堂弟、宁朔将军李神等人率领水军讨伐裴绚。裴绚所部不堪一击战败逃跑,李神下令追击占领了他的营盘。逃跑的裴绚不久后被村民抓获,在遣送回来时经过尉升湖,裴绚表示自己没有脸面见李崇,于是投水而死,不久后郑祖起等人也都伏法被诛。事后李崇上表朝廷因水灾而请求解除自己州刺史的职位,结果遭到了元恪的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崇这人深沉宽厚,有谋略,很得士庶之心,有他驻守寿春,让南梁无计可施,他们更是称他为“卧虎”。萧衍为此多次设反间计以便使北魏朝廷对李崇产生怀疑,又授予他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万户郡公,并把他的几个儿子都被封为县侯,试图以此陷害招降李崇。但元恪也不傻,素知李崇忠诚老实,对他非常信任而毫不怀疑,甚至屡次赐玺书慰勉李崇。每年更是多次赏赐李崇珍异,对李崇的亲待无以伦比,这让萧衍只有连连叹气的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