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醍醐”,和西藏保持联系~

从“释迦牟尼佛”中,你能看到什么?

廖斐个展“形下寺”正在上海醍醐艺术中心举行,展厅内一个特别打造的空间吸引不少人驻足——

通过低矮狭窄的门,整体环境瞬间黯淡下来,仿若进入了藏地隐秘的洞窟,只有5束光源划破沉寂;点亮的作品,由佛陀的世俗名字及其法报应三身名字中心对齐交叠形成。

这些佛名的交集,有何意涵?

“形下寺”展览现计划延展至十月中旬,(9月29日-10月6日中秋国庆假期闭馆),欢迎各位观众朋友前来观展,寻找答案!

“形下寺”展览现场

廖斐,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

2023

亚克力板、马克笔

53.2×38cm

闲暇之余,艺术家廖斐经常练字临摹,这是一种很好的专注自我的方式;与此同时,他还从中发现了汉字的奇妙之处。

在此之前,廖斐觉得中国汉字是缺乏形式系统的,直到了解了篆书——这种早期汉字仍保留着较强的象形性,在当时各地文字异行的情况下,每一位书写者对于同一个汉字产生多种表达,映射出人们所认识的现实生活。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颁布了“书同文”的法令,简化、标准化了字形,使文字得到统一,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丰功伟绩,但从艺术的角度而言,也抹杀了形式的诸多可能。

僧安道一,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例外,甚至可以说,他完全独立于中国书法史之外。3、4年前廖斐接触到这个人物,其人不见于任何典籍中,也没有任何纸本作品传世,只有石刻,留下了他独有的书法符号。

上个世纪末,一位放羊的老者在洪顶山相掩映的石峰密林间,看到了拔地而起的四个大字——“大空王佛”,铭刻于近乎垂直的山体上;随后大规模摩崖刻经群接连被发现,通过对题记、落款的研究,一位名为僧安道一1的刻经书丹者,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仰观“大空王佛

图源网络

他的书法石破天惊,体势恢弘,气韵磅礴,以洪顶山“大空王佛”为例,单“佛”一字便有约4米高,整体高近10米,宽约3米,因而被誉为“大字鼻祖”

那么,大空王佛,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佛?

在记录佛名的典籍中共列举了11093个名字,其中包含了相近的佛名,如“空王佛”,为佛之总名,后来成为过去佛之一的名称,是释迦牟尼的老师;但却唯独没有“大空王佛”的身影。

桐谷征一表示:“大空王佛频繁出现在安道一事迹现场,究其出处却并非出自经典,而是当时佛教信仰的重要内容‘空’观之佛名化表相,是安道一独创的的信仰的有相标志。

还有学者认为僧安道一自创佛名并以之自谓,可见其人心中锦绣,自得洒落。也不难怪《石颂》中会称赞道:“精跨羲诞,妙越英繇,如龙蟠雾,似风腾会。”2

如此艺术造诣高绝的书法大家,为何不将作品示于众人扬名立万,而是选择隐于山野?

一千四百年前,正值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以来,在此刻繁荣发展;然而,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出于统治目的,展开了“二武灭佛”运动,禁宗教、毁寺庙佛像、焚经书、命所有僧侣还俗。

佛经是佛法传播的重要媒介,虽然纸本容易销毁,但“刻在高山,永留不绝”;僧安道一正是其中的一位践行者。

群峰之中的“大空王佛”清晰可见

图源网络

他从山东东平洪顶山出发,开启了刻经之旅:行至河北响堂山,再东归泰山经石峪3及邹城四山,前后历经30年左右;僧安道一以刀为笔,以山石为墨,一次次的锤凿之声回荡于青绿山谷,将佛法信仰播散于山川大地。

媒介的变化,无疑带来了观赏的巨大转变。刻于高山之上的大字,远超日常视觉体验,它跳脱出二维平面走向三维,若非身临现场,不能领略其所带来的超感官享受——

俯仰之间,僧安伏于巨大山体雕琢的身影似乎就在眼前;抚摸岩石的浑厚粗粝,还有刀石碰撞间的火花与震颤。

“安道一的字,是观出来的。”

于廖斐而言,这与其说是书写,不如说是一种修行,更接近于造佛像的状态——无论是否为佛教徒,是否能够诵读经文,僧安大字以一种直接、直观的方式,让每一位观众都能体味其中的信仰与力量。

上图:僧安道一字帖

下图:廖斐临摹僧安道一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自艺术家廖斐

在文字研究的基础上,廖斐也开始了相关创作,“交集物”就是一系列新的尝试。

上海醍醐艺术空间展示的5幅作品,将佛陀的世俗名字“乔达摩悉达多”及其三身“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以汉字的形式中心对齐叠加,并标记出它们交集的区域。

语言文字,正是一种内在思维与外在实物的交集。而实验结果也令艺术家十分触动:当文字越来越多,交集的部分却越来越少。

如观看僧安道一的作品,无需多言,只寥寥几个大字,便能带来震撼人心的力量。

当我们观看交集的“释迦牟尼佛 ”时,又将从中获得怎样的醍醐?

注释

1. 关于僧安道一的名字,1999年之前学界普遍称为“安道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张伟然研究资料后认为其人应是名“僧安”,字“道一”,并发表文章《关于山东北朝摩崖刻经书丹人“僧安道一”的两个问题》。

2. “羲”指王羲之、“诞”指韦诞、“英”指张芝、“繇”指钟繇,皆为书法大家。

3. 1989年王恩礼、赖非发表《铁山(石颂)的初步考察与研究》文章指出,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与邹县铁山摩崖经刻在字径、书体、风格上极为一致,认为同为僧安道一所书。

参考文献:

1. 行走的“大空王佛” 丁一鹤

2. “大空王佛”的佛名涵义探究 张强

3. 大空王佛 ——书法史逻辑语境之中的僧安道壹 张强 Lia Wei

廖斐:形下寺

艺术家:廖斐

2023.06.03 - 09.17

延展至10月中旬,9月29日-10月6日中秋国庆假期闭馆。具体时间敬请关注醍醐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消息。

醍醐艺术空间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

50号3-108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原文

展讯|廖斐:形下寺

从蓝的35种到空性的无量

驻留艺术家廖斐:躬身入藏

醍醐2023年开放招聘岗位

在百年神殿里上班,是什么样的体验?

点击卡片即可转至购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