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事关千家万户,是群众家门口的“民生大事”。徐汇区漕河泾街道辖区早期建设的既有多层住宅普遍没有安装电梯,老年人比例较高,给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近年来,漕河泾街道围绕徐汇区委、区政府“建设新徐汇、奋进新征程”目标任务,在区房管局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实际,多措并举,以实施“三旧”变“三新”民心工程为契机,大力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截至2023年8月底,辖区加梯累计签约120台、竣工91台、在建16台,已有76个楼栋居民签订电梯后续维保协议(平均每台电梯预留10万维保资金),极大程度消除了加梯“后顾之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点面结合,全覆盖整体推进

经前期排摸,漕河泾街道共有可加装电梯楼组327个,涉及22个居委会43个小区,小区加梯的先天条件相对薄弱。针对该情况,街道坚持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在“点”上,聚焦加装意愿集中的重点楼栋,梳理形成“一楼一策”;在“面”上,针对具有成片加梯条件的小区,将电梯加装和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管线移位、美丽楼道等项目相结合,形成叠加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树牢问题导向,全流程细化指导

漕河泾街道定期研究加梯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和普遍性需求,因时因势调整重心、调配力量,对接居民区做好每一步工作流程、每一个时间节点的工作提示,确保同频共振。

街道房管所、加梯小组及小区“三驾马车”通力合作,加大全周期管控,主动引导居民选择优质代建单位;及时发现风险点,搭建沟通平台,促使各方平等对话、达成共识。

着眼未来,全方位防范风险

目前,加装电梯的后续运维资金筹集途径主要有三种,包括政府补贴资金的部分留存、公共收益的补充、加装电梯所有权人续筹。辖区前期已签约电梯中有73台存在第三方企业垫资情况,针对该问题,街道依托居民区党组织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引导居民制定电梯后续维修保养方案。

比如,康健路100弄某楼栋电梯竣工后,街道房管所主动靠前,宣传筹措电梯运维资金相关政策,指导业主运用居民自治公约等形成决议,按比例筹集10万元电梯运维费并存进专项账户,与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签订委托协议,确保电梯正常投入使用。

党建聚力,深化人民民主实践

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群众意愿贯穿加梯项目工程始终。比如,金牛花苑整建制小区加梯工作中,各楼栋成立自治三人小组,提高低楼层党员及年轻业主比例;积极搭建联席会议平台,切实解决停车位、地下管线等问题,确保22个月完成40个楼栋全覆盖加梯并投入使用;同步落实美丽家园改造,做好非机动车充电桩等相关设施调整更新,推动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民自治,共商电梯管理方式

加梯的过程是民主意见的统一过程,加梯后运维方案的协商确定,更是高度考验“三驾马车”的协商调解能力。目前,漕河泾街道已明确要求加梯企业在开展征询时,应同步告知楼栋居民,政府补贴资金要部分留存作为后续维保金,为电梯日常管理维护提供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三江路301弄小区在初步征询时,就留存资金无法统一意见。街道房管所主动参与讨论,加梯三人小组受委托与物业商议接管电梯事宜,最终确定电梯的日常管理、清洁卫生工作由物业负责,每年从12万元留存金中支付物业3500元,维保工作在电梯厂商质保期后由物业委托给专业单位,实际产生费用从留存金中支取。

总结经验,复制推广维保模式

针对前期加梯企业垫资与否均存在的现状,街道协调处理形成的宝贵经验将为探索“加梯后”时代运维处理提供有效路径和范式模板,为仍对加梯存在顾虑的群众提供充分的经验借鉴。

后续,漕河泾街道还将积极复制推广成功模式,不断探索并完善电梯维保新方式,努力形成内容全、用途广的维保体系,力争让更多群众在加梯后享受有序的运维管理服务,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稿:漕河泾街道

编辑: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