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一所小学的家长群里,因为学校收取延迟费而引发了一场争议,一名家长在群里怒骂质疑老师,聊天记录随后在网上曝光,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的起因是几年前,许多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无法按时接送孩子,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延迟上下学的服务。学校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开始收取延迟费用。

延迟费用并不是为了让老师上新课,而是为了让学生在延迟的时间内能够自习和做作业,保证学生能够跟上统一的学习进度。

然而,这起事件的导火索是一名家长在群里看到学校收取了延迟费后,对这个费用感到不满,言辞中带有脏字。老师提醒该家长注意言辞,而该家长却发表了一段带有脏字的语音消息。随后,另一位家长询问了延迟课和费用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迟费一学期为330元,学校在群里表示这是一项自愿的服务,家长可以选择不让孩子参加延迟课程。

然而,该家长却用辱骂的语言表示不满:“你**上个延迟课才几十分钟,你算下要多少钱,老子不是在乎钱多钱少,只是你要的钱是不是太多了?你算一下你一节课就要200块,你要是一天搞个七八节课,不就上千块了?我们成给你发工资了!”

就在这个时候,老师群里发送了延迟课费用的统一收费标准,县城每人每月80元,乡镇每人每月60元。

从当地教育局了解到,这个延迟服务费确实是有具体统一标准的,而且并不是强制性报名的,家长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延迟课程。这项服务的目的是为那些由于工作原因无法准时接送孩子的家长提供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事件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延迟费就是给老师的工资,还有人表示自己每次带孩子出去吃饭花费就达到三四百元,为孩子花钱却不舍得,各种不同的观点纷纷出现。

对于学校收取延迟费的行为,我认为需要站在合理性和利益平衡的角度进行思考。首先,学校提供延迟课程是为了帮助那些工作繁忙的家长解决接送孩子的问题,这是一个正面的服务。然而,收取费用的方式和费用数额却成了争议的焦点。

在理解家长的不满和疑惑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学校的运营成本和老师的付出。因为延迟课程需要老师托管学生,虽然不需要上新课,但是也需要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校收取一定的费用也是合理的。但是,费用数额的设置是否合理,是需要学校认真考虑并与家长做好沟通的。

此外,对于家长而言,准时接送孩子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尽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安排,尽量不让孩子参加延迟课程,这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我认为学校收取延迟费的行为本身是合理的,但是具体的费用设置和沟通方式还需要学校与家长进行进一步的协商和沟通。此外,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的培养,尽量减少对延迟课程的依赖。

我们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更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为孩子的教育提供良好的服务。希望学校能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更加周全考虑,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服务。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够理性对待问题,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