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个热词叫“中年焦虑”。知乎上有个热句:中年人的焦虑,一边不甘,一边不忍。

中年人的焦虑一半来自职场;更多来自家庭,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日渐老去的父母,我们往往深感无力。

但是,不要忘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我们虽然已经进入中年,但仍然拥有无限可能和机会。

今天我们一起读《酬乐天咏老见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836年,时年64岁的刘禹锡与至交白居易在洛阳重逢。

经历人世沧桑,两人都垂垂老矣,并且都患有眼疾、足疾,同病相怜更免不了伤感。

面对这样的场景白居易产生了悲观情绪。

《咏老赠梦得》

唐•白居易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每一句分别写的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句,我和你一起老去,自己曾疑惑老年会怎么样呢?

第二句,视力模糊不清,因此天未黑就上床睡觉;头脑昏馈不灵,早上懒于梳头。

第三句说的是,有时扶着拐杖出门去,但很多时候整日里闭门不出。

第四句,身体瘦弱不堪,即使面对新磨的明镜,也不愿面对;老眼昏花,早已看不清蝇头小楷。

第五句,自己很少与少年来往,更看重老友间的情谊。

第六句,闲聊时只有遇到兴趣相投之人,才能聊无止境。

读完白居易的诗句,刘禹锡是感慨万千,回想自己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团队被贬为朗州司马,长达十年之久。

刚被召回洛阳却因“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再次得罪权贵被贬连州。

在自己长达23年的艰苦贬谪生活中,我已经像“拍不死的小强”,身子骨硬朗,精神抖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到这里,刘禹锡决定好好安慰下这位老友。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酬乐天:作诗酬答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

这首诗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达对白居易“老”的看法颇有同感。

一二句指出:人们恐惧衰老是人之常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人们年老时,是否会有人来关爱和怜惜他们。

紧接着四句进一步交代:老年后的身体状况,因为衰老,身体逐渐消瘦,衣带不断缩紧;而头发稀少导致帽子戴不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卷废置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年迈力衰诸病多缠,为了延年益寿,所以经常用艾灸。

七八句:经历的事越多,人的见识也越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

九、十句:仔细想起来,老来这也是一件幸事。

诗人劝慰朋友,衰老虽然会带来很多困扰,但我们积极应对并克服对衰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牵。

最后两句: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境优美,气势豪放。

“桑榆”在通常指代日落的景象,因此“桑榆晚”即指太阳落山,寓意生命的暮年。

而,“为霞尚满天”则描述虽然太阳已经落下,但天空仍然被晚霞所照亮。

这一景象寓意即使生命已经进入暮年,仍然可以活得精彩,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充满希望。

颇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

刘禹锡面对日渐衰老的暮年,是不消极、不悲观,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的红霞。

这两句极具有说服力,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更是警策之语,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励。

步入中年的我们扮演着多重角色,任一项都不曾给我们喘气的机会。它如同一道陡峭的山坡,让人望而生畏。

然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只要我们积极面对,用爱和勇气去战斗,就一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满天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