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一、案件详情

2022年7月,被告人林某贤向被告人杨某锦、杨某龙、陈某乾提议通过以民族资产解冻项目诱骗他人去到自己开设的网店购买衣服以赚取差价。后杨某锦找到被告人杨某富向其以250元的价格购买2张电话卡,杨某富在知道杨某锦使用电话卡用于诈骗的情况下,仍向他人购买2张电话卡并让对方邮寄给杨某锦使用。之后,被告人杨某锦、杨某龙、陈某乾,冒充李烈钧老人电话联系黄某萍,谎称自己马上从国外回国组织召开民族资产解冻大会,向参会会员发放30万元的福利,让黄某萍组织其团队统一着喷印有其团队项目名称“天心玺”及“中国”字样的服装到北京参会。

黄某萍信以为真,组织动员会员参加项目,陈某乾随即把林某贤运营的网店告诉黄某萍,让黄某萍通知会员在该网店购买统一定制的服装。林某贤便把经销商20元/件的订降服装,在其网店以56元/件、54元/件等价格售卖给黄某萍组织的会员。

截至2022年10月20日林某贤被公安机关抓获,黄某萍团队定制的服装在林某贤的网店交易并发货9803件,成交金额54万余元;已下订单付款尚未发货6575件,成交金额36万余元;已下订单后退款4890件,成交金额26万余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族资产解冻?民间筹借?荒谬!

二、“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解析

1、什么是“民族资产解冻”?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往往打着“党中央”“国务院”或国家部委的旗号,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编造国家相关政策等手段,以设立“民族资产解冻”“政府养老扶贫”“慈善募捐活动”为诱饵,诱骗受害人缴纳项目启动资金、会员报名费购买指定商品或投资入股,谎称在民族资产解冻项目完成后或到指定地点参加“资产解冻大会”即可给予投资人巨额回报等,以此骗取钱财。

2、“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虚假项目和组织

广西百色“天心玺”、河南驻马店“中安高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精准扶贫小组、陈立夫双扶贫、江小龙老人精准扶贫、中华民族历史遗产解冻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擦亮眼睛 切勿上当

三、如何识别“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是一种集返利、传销、诈骗为一体的新型、混合型犯罪,极具诱惑性和欺诈性。我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和组织!凡涉及“民族资产解冻”的理财项目皆为骗局,不要相信所谓的“寻宝解冻”,更不要参与该类项目的投资、筹款、转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诈骗法律解读

四、关于“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法律分析

《关于依法惩治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及相关犯罪的意见》

民族资产解冻类犯罪的骨干代理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诈骗的主观有意,构成诈骗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定罪处罚,但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1、曾因民族资产解冻类违法犯罪受过刑事处罚、行政处罚的;

2、截留款项从中牟利或挪作他用的;

3、对抗调查、有意销毁证据,或者教唆他人对抗调查、有意销毁证据的;

4、参与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六个月以上,没有成功兑现仍继续进展、治理会员的;

5、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有关人员身份或者项目虚假,仍积极参与的其他情形。

供稿:天津特美汇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