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受先帝之托,奉命北伐,征讨汉贼。蜀汉底子不好,这既是他不该打的原因,也是他必须打的原因。正是因为蜀汉底子不好,所以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一定会和魏国的差距越来越大。况且刘禅暗弱,诸葛亮并不清楚自己死后蜀国会怎么样?那么能做的事就现在自己做,仅此而已。虽然以马后炮的形式看,诸葛亮或许不去北伐,而是专心让蜀国休养生息是更好的选择,那样或许有一线生机。但成败或许已经不重要了,蜀汉的行不可能之事的光辉会永远激励后世,这也许就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蜀汉经济不行,蜀汉经济是诸葛亮一手硬提上来的,但底子不好跟魏吴仍没法比。骑兵耗资大,而且马主要是北方地区在驯养,跟蜀汉打不着关系。假设魏国培养一骑需50两银子,那蜀汉可能要花100两,再加上蜀汉没钱,根本养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的军事不差,他除了第一次因为马谡,之后的北伐没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蜀汉的国力不行和粮草的短缺,就蜀国当时的国力就算是韩信来也白扯。诸葛亮后几次的北伐,诸葛亮几乎是用地方一半的兵力又是劣势的攻击方,但是确实在局势上和损失上都是占优的,就是因为粮草不足才退的兵,特别是最后一次北伐,好不容易在粮食上稍稍有些解决的地方,但是却英年早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看韩信,韩信当时能成功是因为当时的地貌不像诸葛亮那时步步艰难,是可以走水路的。而且当时的项羽运用的是周朝时期的诸侯制,他手底下的人都是各有各的心思,手底下都有自己的兵权,可以说就是一盘散沙,所以韩信可以各个击破。对方几乎没有援兵,韩信就算缺粮,对方也会缺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看诸葛亮,魏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统一过度,诸葛亮打败一个将领身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援兵和将领,其难度不知道比韩信搞多少倍。总之诸葛亮一直缺粮,但是司马懿不缺。诸葛亮的身份不只是个将领,他还是和蜀汉命运紧紧相连的人,他要是有点意外出了一场大败的话,蜀汉基本就灭亡了,所以他所承担的压力也是韩信比不了的,所以才谨慎。他不是不敢赌出奇兵,而是不能赌,诸葛亮权利再大,但是他也是品格高尚的忠臣,而韩信他始终是把自己当做诸侯定位,他就算大败,也没必要为大汉负责,而且韩信的兵几乎都是自己养的,他可以背水一战,因为他可以赌,也有资本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北伐时期最缺的,应该是魏国有个昏君或者暴君,又或者是二合一的极品,项羽刘邦能灭秦,是因为有胡亥赵高和各路起义军,刘邦能统一天下,是因为有暴虐、政治上昏庸的项羽。李唐能夺天下,也是因为有昏庸、荒淫无道的杨广和各路起义军。曹睿在诸葛亮在世时,也是堪称一代明君,司马懿也是一代杰出的政治军事家,其他曹真、张颌、郭淮、费曜等也都是一代名将,国家安定,百姓也算归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末13州,曹魏攻占了九州,还得了扬州的九江郡,荆州的南阳郡。刘备称帝的时候,荆州已经被东吴夺了。手上只有益州,诸葛亮以益州一州之力屡次北伐,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还差点成功。诸葛亮的军队训练有素,虽然是步兵,但是其战斗力已经可以和魏国的骑兵相抗衡。在第四次北伐中,诸葛亮就是以硬碰硬野战的方式战胜了司马懿的军队。诸葛亮可是三国时期的冠代之才,看看惜字如金的三国志花了多少篇幅对诸葛歌功颂德就知道了,整个三国无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