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尘宣

摄影记者 刘中灿

竹林掩映、亭台水榭,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李家铺仿佛一幅微缩山水园林水墨画。

9月25日,充满文化气息的“李白与江夏”学术探讨会在李白写下《江夏行》的成诗地——乌龙泉街李家铺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日上午,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刘益善、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樊星、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王清等专家学者及李白文化建设者,共聚茂康嘉园从不同角度探讨李白与江夏的缘分,李白文化如何在江夏的山水间散发新时代的光芒。

李白一生寄情山水,游历各地,神州大地的山川草木,都蕴藏在他的锦绣华章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料记载,公元728年—760年,李白多次到江夏,古郡江夏见证了诗仙李白的命运遭际和悲喜浮沉,李白也在江夏留下了不朽诗篇,写下《江夏行》《江夏别宋之悌》等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山水疏阔、水网密布的江夏,如一块璞玉,水光飘翠,两千年间浮现、沉积的人、物、事,留下或隐或显的印迹,这印迹是物质的,也是情感的、精神的。

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刘益善带着一个文学设想来参加研讨会,题目就是论李白《江夏行》改写成小说的可行性,通过考证和文字记录,共同夯实李白与江夏的特殊感情。其一,有可议性,这首诗有人物有地点有故事。其二,这首诗给作家们进行再创作留下巨大想象空间。其三,关注底层人物,体现李白的人文思想和悲天悯人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益善表示,乌龙泉李家铺的茂康嘉园风景优美,建议注入更多人文的气质,以李白文化为江夏文旅助力。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樊星表示,江夏是李白人生中低谷时期游历之地,诗歌中狂放之气不多,却有感伤垂泪的情感。甚至,《江夏行》写的到底是商人妇还是以“商妇”比拟自嘲当时落魄的自己,都值得研究,这就体现了李白性格的丰富性。“要把李白在江夏写的诗与其他地方写的诗不同之处在哪,充分挖掘出新意,通过电视片和诗集之类文化产品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王清将自己视作李白文化的“看门人”,这是他第一次来江夏,感受到浓厚的李白文化氛围。他介绍了安陆的李白文化建设和文化遗存的相关情况,并对江夏的李白文化挖掘提出见解。同时,他认为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江夏可以把李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起来,借助《长安三万里》的风潮,树立李白浪漫、积极的形象。

江夏区作家协会主席黄海表示,李白一生以江夏入题的诗文有17篇,在这片土地上,故友的酒、江湖的风、人间的情都曾给予他诸多抚慰和温暖。他认为,目前江夏的李白文化挖掘深度还不够,建议系统挖掘李白文化故事的内涵,梳理文化脉络、提炼文化精髓、激发文化创意,守正创新加强宣传,通过各类文旅活动大力弘扬李白文化。

湖北省作协会员、《今古江夏》执行总编祝志明回顾了李白与江夏的不解之缘,并对江夏打造李白文化新高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建议,建设好李白文化江夏局域网,打通李白文旅全国互联网。其中,可以将乌龙泉李家铺李白文化园提档升级,依托黄鹤楼、鹦鹉洲,沿金口、郑店等地建设李白文旅景观带。植入李白元素,开发文旅产品,营造盛唐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市江夏区文旅局局长王太明表示,江夏区文旅部门将把专家、李白文化研究专业人士的研讨成果汇编成册,扩大影响力。今年还将编译《诗词里的江夏》一书,集中呈现和演绎李白以及诗坛名家在江夏留下的诸多诗篇,诠释诗歌之美。与此同时,该局还计划在青少年中举办李白诗词朗诵大赛,使李白诗歌文化根植人心。“我们将用好李白诗歌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江夏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