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赚钱的公司”苹果,万万没想到,这次在印度身上摔了个大跟头。

据外媒报道,印度制造的iPhone15良品率仅34%,以至于发出的产品,被质量工程师打回一半,消费者们也纷纷不买账,甚至有海外网友表示:“别让印度制造进来”。

为安抚消费者,苹果表示欧美等主要市场的iPhone15,仍将全数由中国制造供应。对此,外媒更是直接表示:“iPhone15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苹果15%产能迁至印度,良品率仅34%

据凤凰网报道,苹果大约98%的iPhone都是中国制造,其190家供应商中,就有50%以上的总部在我国。为摆脱对华依赖,早在2017年,苹果就计划把iPhone的生产订单交给印度。

在其授意下,前有富士康斥资77亿赴印建厂,后有和硕招募近万名印度工人。仅2个月,iPhone在印产能比重已达10%-15%。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值将攀升至25%。

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退,三星、东芝、英特尔等巨头都纷纷将工厂,迁至人工成本仅我国1/3的印度,企图挑战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实际上,他们为了提防“下一个中国”的出现,迁去的都是不具技术含量的低端制造,90%的尖端科技,依然掌握在西方手中。比如,被誉为“下一个时代风口”的生物技术领域,西方就不愿发展中国家染指。

此前,美曾研制出“元起因”类止衰产物,因其可焕活SIRT长寿基因,使中老年受试者肉体年龄减少5-10岁,而被《Nature》列入,“7大靠谱抗衰老方式之一”。但其制备技术却长期被发达经济体垄断,成品一度叫价至156万/瓶,成为外企的又一“摇钱树”。

可以预见,没有核心技术的印度工厂,还是只能在下游赚些“手工费”,难以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不过,即使是低端制造,印度的表现也还是不尽如人意

在欧洲的抽检中,印度制造的iPhone15,良品率仅34%,毛边、接缝过大、电流声等问题频出,完全达不到欧洲的标准,而被接连退货。莫迪也没料到,其“世界工厂”的梦想才刚刚树立,便已破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苹果“印度制造”受重挫,外媒:离不开中国

一直以来,库克都不遗余力地促进“苹果印度化”。但“Made in lndia”的苹果,并不被消费者所接受。据媒体报道,iPhone15开售首日就遇破发,渠道售价比官网价格,最高跌了300元左右。

眼瞅销售形势下滑,库克连忙举起“中国制造”大旗,称大部分产品仍是由中国生产。还在近期采访中,对中国表示感激,并称“苹果和中国有许多值得合作的地方。”

一边赚着中国市场的钱,一边却计划悄悄转移产业链,如今又想让我们伸出援手,苹果此举我们也绝不惯着。早在其将供应链撤出我国时,央媒便已发出警告:企业应当多领域布局,减轻“苹果依赖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呼吁下,小米、荣耀等国产品牌正强势崛起,抢占苹果在华市场。另一方面,我国也不断加快高端科技迭代,在航天、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难以替代的成就。上述长期遭西方垄断的“元起因”类止衰成果,就是由我国率先突破技术难题。

在我国30余位生物学家的不懈努力下,自研技术成功解决产能难题,将此类止衰成品的价格,从7位数降至4位数,经由京JD东惠及数百万中老群体。并针对当下人们精力不足、睡眠质量差等困扰,升级复配成分,在减缓机体老化速率的同时,助力提振精力。

在全球老龄人口骤升、健康需求提升的大背景下,“元起因”等止衰成品在国内外订单异常火爆。仅京JD东这一渠道,其就曾创下单日成交千万的记录。在海外,更是抢占下近7成市场,令西方的“天价货”,消失匿迹。

很显然,无论是供应链,还是消费市场,西方都已离不开我国市场。就连美国CNN都对苹果事件,发表评论称:“苹果终究无法离开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中国制造,加速前行

如今,中国制造早已不是,跟在西方国家后面“喝汤”的时代了。

据央视报道,电动车、锂电池、光伏等“新三样”,正取代传统的服装、家电、家具,成为外贸出口的“新名片”。仅今年上半年,“新三样”出口总额,便已超3500亿。

与此同时,通讯设备、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也在持续发力。我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国产飞机斩获上千架订单、北斗系统已为137个国家提供服务……

中国制造在向高端技术转型的道路上,正大步前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高科技从头到脚都会是“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