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大猫研究所&大猫真探社
最近,关于预制菜入校园的事儿,大家吵疯了。
不少专家说,预制菜进校园是食品安全的提升,比现做的安全,而也有大V说,预制菜是趋势,不可避免。
但家长们快疯了,连日本都不给孩子吃预制菜,都想方设法地现做餐食,而作为美食大国的我们,却要给正在长身体孩子吃预制菜,甚至有家长想辞职给孩子做饭了。
大家都希望学校食堂,能够按照荣兴幼儿园的标准来卷。

其实,预制菜这事儿,一点也不新鲜了。
10年前的2013年,预制菜企业的年注册量,就达到了4000家以上,最后,每年按1000-2000家的速度增长,2020年是高峰,年注册量超过1.6万家。
只不过,最近两年,注册量就越来越少了。
在某种程度上,消费者不买账。
举个例子,2019年,主营西北,菜的西贝,开始搞预制菜,后来,西贝的老板贾国龙直接用自己的名字押注预制菜,推出了“贾国龙功夫菜”,并在2020年正式开业。
预制菜以餐厅的形式直接跟消费者打了照面,西贝花了10亿建设中央厨房。
后来,全国的店面也开了不少,主打中式快餐,但是,很快,店面开了又关,“下馆子,还吃不到现做的,那下馆子的意义在哪儿呢?”
然后,功夫菜就下线了。
而另外一个大张旗鼓搞预制菜的,还有昔日的校园贷大户趣店,趣店的老板罗敏在短视频平台搞起了预制菜的加盟,不仅投入了不少宣传费,更是因为给董宇辉刷礼物而被其拉黑。
知名度很快起来了,趣店的股价也拉升不少,但是很快因为号召宝妈群体加盟,而再次成为众矢之的,罗敏的预制菜业务,仅搞了50多天,就不得不快速收缩业务。
高调进军,高调失败,所以后辈们多少有些低调了。
在捅完大家嗓子眼之后,“核酸大王”要瞄准大家的胃了。
天眼查的信息显示,今年5月份的时候,深圳核子基因在武汉开了一家核子农业,主要做的是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旗下一个商标在申请中,范围则是包括方便米饭在内的方便食品。

“核酸大王”进军预制菜,多少有点让人大跌眼镜,核酸和预制菜实在是有些不搭,被捅怕了的网友,可不想吃到他们家的预制菜,破有点要抵制的意味了。
预制菜能吃吗?当然能吃。
但是,为啥这么不受待见呢?大家担心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还没有关于预制菜的国家标准,而为了能够把保质期做长,所以很多都采用的事高盐、高油的操作,而盐和油没啥问题,但是高盐、高油就是问题了。
而且对于消费者来讲,更关心的是:
菜新鲜吗?炒制过程卫生吗?有没有违规添加?营养会不会流失?保质期怎么确定?
疑问很多,但产业一直在增长,各方预期,在2026年,这个行业大概能做到10000亿,不少省份都有预制菜的扶持政策,预制菜产业园也是在各地开花。
这多少跟普通人的认知有些差异,这么不受待见,都是谁在吃呢?答案也很简单,大家都在吃。
其实,别看那么多高调失败的案例,预制菜的热度其实一直还在,只不过是从直面消费者,改为了对餐饮机构。
比如,外卖平台上的很多菜,其实就是预制菜,而为了减少等餐时间,很多餐馆里也悄悄上了预制菜,只是并没有预先告知罢了。
至于需不需要预先告知,还没讨论到这一步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