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运会的小知识!亚运会全称是“亚洲运动会”,这是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地区性大型综合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亚奥理事会)主办。
仅次于奥运会的大型赛事,算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同时也代表了整个亚洲的体育运动水平。
亚运会的前身是远东运动会和西亚运动会。4年举行一次,跟奥运会错开时间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届亚洲奥运会在印度新德里召开,延期到了1951年举行,如今到2023年已经举行了18届了,可谓是历史悠久。
亚洲运动会比赛项目大都是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但是要求不会像奥运会那么严格,主办国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运动技术水平,适当增选运动项目等等。
自1951年印度新德里举办第一届亚运会开始,已有7个城市举办过亚运会,其中新德里举办过2届,曼谷举办过3届。
在此之前,中国作为亚洲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国家,从来都没有承办过大型的体育赛事活动,这是中国的缺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首届亚运会在印度举行,因为交通不便加体育竞技尚未起步,我们仅派出观察团去新德里,没有带上运动员参赛。
而在1954年开幕的马尼拉亚运会,中国运动员第一次站上亚运会的舞台,但由于亚洲运动联合会追随国际奥委会少数领导人,制造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立场。
中国代表团愤然退出了那届亚运会,自此再也没有参加过亚运会。
1971年9月27日,联合国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外交上的突破,带动了新中国体育上的发展,中国运动健儿才渐渐站上国际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3年11月16日,亚运会理事会在德黑兰举行特别会议,会上通过了恢复中国体育总会为亚运会联合会会员身份的决定。
经历23年的等待,1974年9月1日,由269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在亚运赛场上。
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全部14个项目的角逐,夺得了33枚金牌,中国体育全新的一页就此翻开。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1978年上升为3679亿元。1986年,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了;1990年达到1.89万亿元。
这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12年,所以北京成功拿下第十一届亚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9月,北京以43对22票战胜日本广岛,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世界大型赛事。这更是一次巨大的机会,沟通世界和中国人民。
为了能举办好亚运会,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亚运村等建筑拔地而起,后来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的新区。
本届亚运会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6578名运动员参加了27个大项、207个小项的争夺,代表团和运动员的数量都超过了前十届。
中国组成了自1974年参加亚运会以来最大规模的代表团,共有636名运动员,参加了27个大项与2个表演项目的比赛。
新获金牌183枚,占金牌总数的五分之三,奖牌总数达341枚,远超日韩,成为亚洲绝对的体育强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育的复兴,在某种意义上被看成是经济复兴的序曲,是中国重新确立大国地位的先声!
这次的亚运会也不例外,祝愿我们运动健儿能够取得佳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