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国会上,众议院最近通过了一项8860亿美元的国防拨款法案,然而,在这个数字之后,隐藏着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的分歧,以及美国军火公司对中国零部件的强烈依赖。这种依赖问题早已引起了一些专家的警示。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曾在他的新书《没有自由的贸易》中提出,任何国家在冲突期间无法自主制造军事装备都会面临供应中断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与这些警告不同的是,美国军火公司似乎认为与中国脱钩是不可能的。雷神公司首席执行官格雷格·海耶斯坚称,该公司在中国有成千上万家供应商,脱钩几乎是不切实际的。他表示:“我们可以降低风险,但不能脱钩。如果我们不得不撤出中国,将需要很多年才能在国内或其他友好国家重新建立这种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美国政府在国会报告中避免提及武器生产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特别是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事实上,美国的武器制造过程中,如稀土永磁部件、炸药和推进剂等关键材料,几乎都依赖中国供应。这种依赖引起了一些美国议员的担忧,他们提出修正案,要求五角大楼提供详细信息,以揭示美国国防材料供应的脆弱性。然而,五角大楼并未对此发表评论或声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句话说,美国一方面担忧武器生产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却又不愿正视现实。然而,现实问题是,要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美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这将导致美国军费的使用效率进一步降低,因为国际供应链制造武器通常成本更低,这正是全球贸易的优势所在。其次,重建供应链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在某些关键领域,中国已经垄断了技术和资源,比如稀土产品。最重要的是,美国不可能仅仅依靠军费支撑自己的制造业,这需要全面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美国军工企业是否愿意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而在于中国如何应对美国企业继续使用中国产品的挑战。如果美国政府坚持脱钩,那么中国也应采取坚决的措施,维护自身国家利益,为国家安全发展保驾护航。这场中美技术与军事实力的较量,必将在未来继续上演,而各方都需做好充分准备,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