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成功完成“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的取卵手术”。据悉,这也是云南省首例实施的新技术取卵,不但为取卵困难的“不孕症”女性开辟了新技术的支撑,也填补了云南省的空白。

据介绍,患者因“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后要求备孕”就诊该院生殖医学科,生殖医学科为患者完善检查后诊断:
1.继发性不孕症; 2.巨大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腺肌瘤; 3.子宫黏膜下肌瘤; 4.轻型地中海贫血; 5.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后; 6.男方轻度弱精子症。
经过全面检查及评估,医院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助孕方案。患者进入促排周期后,密切观察卵泡发育情况的同时,生殖医学科孟昱时主任充分评估并给予“扳机”安排取卵。但因患者“巨大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腺肌瘤”(变形子宫大小为:21*10*8.5cm)占据整个盆腔,改变了盆腔正常解剖结构,考虑取卵异常困难。经过多学科讨论后决定采用“左侧常规经阴道取卵术+右侧经腹部取卵术”的联合取卵方式,竭尽全力帮助病人。
当天上午,在生殖医学科孟昱时主任和麻醉手术科思永玉主任的安排部署下,生殖医学科临床负责人刘洋副主任、别嘉主治医师,麻醉手术科杨柳副教授再次对患者病情进行了术前评估。各团队齐心协力、精准配合,顺利完成了首例“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的取卵手术”。患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成功获得卵母细胞19枚。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取卵主要适应症为:
1.子宫腺肌症,体内子宫异常增大,卵巢随着子宫的增大位置上移; 2.既往有盆腔手术史,盆腔炎性疾病造成盆腔粘连使卵巢位置变高; 3.进行恶性肿瘤手术为了后续的治疗将卵巢移位,从而导致卵巢位置发生了改变; 4.先天性生殖管道发育异常(苗勒管综合症),导致卵巢位置异常。
但是,经腹部超声引导下取卵操作难度更大,在临床极少实施。经腹部取卵的获卵率相对较低,操作受制于患者腹壁脂肪层厚度、卵巢游离等情况,可能面临多次进针穿刺从而增加出血感染的风险,并且存在肠管、膀胱等脏器损伤风险。
此次“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的取卵手术”是针对该名患者自身情况所采取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充分体现了生殖医学科“创新性技术、个体化治疗”的理念。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赵维 文 昆医大附二院 供图
一审 曹婕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