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你时的一滴泪,如今已成一片海。
在回忆的海洋里,时光雕刻你憨憨的笑。
来不及告别,
你留下磊落的言行和执法者的温情;
来不及倾诉,
你带走众人的思念,化作天空的白云。
四十五岁人生,二十四年为民司法,
你捍卫判决的权威,
用正义托举至高无上的天平!
——2022年度法治人物颁奖词
《阿佤法官鲍卫忠》摘录
引子
为把公平正义送到各族群众身边,足迹踏遍沧源山山水水,汗水洒过佤山村村寨寨。这位人民的好法官,用行动和真诚感化了一个又一个被执行人,缓解了一个又一个申请执行人的燃眉之急,把一份份法律文书变成实实在在的公平正义,用爱融进百姓心里,用心磨出一方和谐,用情换来群众信任,用忠诚捍卫司法权威,用执行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题记
如果站在缭绕的云雾之上,注视阳光穿过水意充沛的空间,抵达翁丁老寨的茅草屋,看到的会是远离人间烟火的世外化境。化境中茅草屋幻化为一群蝴蝶,悬停在草木茂盛的山坡之上,静静地憩息在浓郁的树林中,仿佛将沧源的美全部浓缩在这静谧的边陲小村,带来令人窒息的视觉绝世之美。
然而人世间所有的美,在生发的进程中,不一定以美的形态生长。蝴蝶在破茧之前,是毛毛虫和虫蛹,与美丽沾不上太多关系。翁丁老寨茅草屋的美一样处于历史与现实的生发循环圈。当沧源的群众都住进新房之后,翁丁老寨的茅草屋赫然成为稀缺的“建筑文物”,保留了“一步跨千年”之前那个“千年”的印迹和形态,茅草屋才从荒芜的烟火中走出,出落为美丽的蝴蝶,在沧源的山林间展示佤族文化之美,让木鼓的咚咚声带人们走进可以触摸的历史。
事实上,历经数千年的佤族,当祖先从传说中的司岗①走出来之后,面对大自然恶劣的生存环境,茅草屋是他们遮风避雨、繁衍生息的唯一居所。茅草屋在生发中代代相承,阿佤人选择了茅草屋之后,一直守护着这片遮风避雨的土地。当时间走到1934年,班洪抗英的佤族盟主、头人、百姓,住的是茅草屋;当时间走到1951年元旦,参加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宣誓立碑的四十多名佤族头人,包括镖牛手拉勐,住的是茅草屋。直到20世纪90年代,茅草屋才完成历史使命,褪去人间烟火,完成美的修炼,之后在翁丁老寨以美到极致的形态,成为沧源最闪耀的钻石胸针。
在阿佤山当葫芦化为图腾之后,茅草屋便是托起图腾的挪亚方舟,一直护佑着阿佤山走向“一步跨千年”的惊世一跃。20世纪50年代解放军进驻阿佤山,肩负的任务不仅是强边固防,还有帮助阿佤山民众完成“直过”(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重任。在地方政权暂时没有完善的过渡期,解放军义不容辞。
“直过”的第一步是帮助阿佤山群众解决温饱问题。生产力低下的刀耕火种,导致粮食产量极其低下,尤其是阿佤山群众钟情的稻谷,收成更是瘪谷子多于饱谷子。当时阿佤山群众一年时间有半年缺粮是常态,而且是千年来的历史常态。
改变生产方式是第一步。解放军买来锄头、铁锹,教阿佤山群众用内地的耕作方式在这天然的水稻种植地带开稻田、种水稻。
“授人以渔”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仪式,比如在西盟,面对群众的观望,解放军自己开田、修水沟、放水泡田,买来稻种,撒种、育秧。之前的蚊叮虫咬蚂蟥吸血算不得考验,满山的小鸟啄食稻种才是最大的考验。在阿佤山群众的帮助下,解决了小鸟偷食的困扰,半年之后,金灿灿的谷子堆满打谷场,新米节有了真实的新米支撑。
解放军在阿佤山的任务当然不仅于此,办小学、除旧俗,方方面面,无不涉及。阿佤山生产力的解放自此拉开序幕,“直过”的步伐穿上了时代的解放鞋,阿佤山木鼓敲响了千年“直过”的战鼓。
阿佤山群众当然是解放生产力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脚下这片故土有着深厚的情感,要为自己的命运和未来做主。这份底气来自他们知道自己的来处,而且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的历史悠久,遍布沧源十六个山崖在风雨中历经沧桑至今栩栩如生的沧源崖画便是实证。
赭色的崖画,据说用了赤铁矿粉和动物血,加上含胶质的植物液体调和而成的涂料绘成,历经三千多年,依然清晰可见,与山崖的岩壁融合、渗透、石化,顽强地传递着沧源三千多年前狩猎、耕作、祭祀的信息。
知道来处的民族,当然知道走向美好的未来需要主动参与,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然而历史的进程太快,阵痛和融合不可避免。阿佤山要走上新生活的道路,法治建设和法律保障是维护新生活必不可少的屏障。带着传统思维的阿佤山,长期存在的“习惯法”,制约了阿佤山的法治进程。以班洪部落为例,就有一套独立的司法制度,即“习惯法”。“习惯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不期而遇,融合期的摩擦和碰撞不可避免。
班洪部落古称“葫芦王地”,位于沧源县西南部,与缅甸毗连。由于它位于孟定和勐角董两个傣族土司领地之间,历史上班洪王曾被清朝廷赐封为“班洪土都司”,民国时又被云南省主席龙云委任为“班洪总管”,与傣族土司和汉族“流官”交往较多,其政治、经济、军事上既有“王”的独立体制,又有部落联盟主和封建领主统治的特色。经济上是原始生产方式,政治上则有一套独立自主的特殊体系。
班洪部落的“习惯法”虽未成文,但历史悠久,已略有民法和刑法之初分。刑事案一般要由达伙②审理,然后由班洪王决定执行。班洪部落有专管刑事的达伙,但无固定的常设监狱。刑罚有捆、绑、吊、打、刀砍、箭射、枪杀等。
正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前沧源县内没有专门的司法机构,刑事、民事诉讼都按照土司制度,执行不成文的“习惯法”,定各种罪名、处置程序和处决手段。土司、头人有先斩后奏或斩而不奏的生杀特权。
“习惯法”之外,新中国成立初期沧源县复杂的政治斗争,也影响到当地法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1949年5月,沧源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归缅宁行政专员公署管辖。1951年溃逃于缅甸东北部的国民党李弥残部组织“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在沿边几县地霸武装的配合下窜犯沧源县,企图以沧源县为据点进行反攻复辟。同年,李弥残部被解放军第十三军、十四军所属部队和保山、思茅公安大队联合击退,沧源保卫战获得胜利,成立县人民政府,驻地在今岩帅镇。1952年,沧源县划归缅宁专区(今临沧市)辖,同年12月县人民政府机关迁驻勐董。县人民政府成立后,直到 1956年4月16日,沧源县人民法院才正式成立,并且未任命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沧源县司法体系建设之艰难由此可见一斑。而艰难的开始,意味着收获的成果会更加甘甜。当沧源的各族人民在“一步跨千年”的进程中感受到新生活的光芒之后,敞开胸怀,唱出了新歌。很多人走出寨子,参与家乡的生产经济建设管理。政法系统也吸纳了大量的沧源本土人士,成为政法干警。
沧源县按照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注重选拔培养当地少数民族干部。1961年到2000年,沧源县法院五任院长均为佤族。其中一名院长名叫鲍光明。鲍光明不仅将一生心血倾注在沧源法治建设上,他的儿子鲍卫忠在其影响下,立下做一名佤族法官“江三木洛③”的志愿。凭借个人努力,鲍卫忠通过考试考进沧源县法院,成为又一名阿佤法官,生前是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敦实的身材、黝黑的脸庞、淳朴的笑容,是他留给所有人的印象。二十四年的执法生涯中,他牢记宗旨意识,秉公执法,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奋勇争先,积极争做一名敢于啃“硬骨头”的执法先锋。“基本解决执行难”开展以来五年间,在他的带领下六百五十件“钉子案”“骨头案”全部化解,县法院执行工作总体质效位于临沧市法院系统前列,部分指标位于云南省法院系统第一方阵,为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过度劳累,积劳成疾,2021年10月21日,鲍卫忠突发疾病,倒在办公桌旁。两天后因医治无效,鲍卫忠的生命定格在四十五岁。
2023年5月30日,追授鲍卫忠同志荣誉称号表彰大会在昆明隆重举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共云南省委分别追授鲍卫忠同志“全国模范法官”“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3年6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再次召开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四级法院同步视频会议形式,学习宣传鲍卫忠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佤山有幸埋忠骨,赤子长存人世间。鲍卫忠走了,却又似乎从未离开,家人们还是会念起他的一颦一笑,同事们还是会提起他的敬业执着,当事人还是会想到他的公正司法,追忆他为民服务的一生……
①司岗:佤语,意为山洞或葫芦。
②达伙:佤语,意为衙门。
③江三木洛:佤语。江,秤;三木洛,男性的智者和英雄。江三木洛,寓意公平正义。
作者:黄晓萍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