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系列——秦末汉初风云录

连载系列——秦末汉初风云录开篇!秦汉风云三十年,无数小人物崛起、大人物湮灭

秦始皇吃了没历史经验的亏,身后事没安排好,让胡亥捡了宝

蒙氏三代(蒙骜 蒙武 蒙恬蒙毅),一个齐国家族在秦国奋斗的故事

秦始皇给胡亥留下了哪些帝国遗产?

胡亥继承的大秦帝国,看似强大,其实处处漏风

胡亥登基后做了哪些事情,加速了大秦帝国的灭亡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如何爆发的?

为什么说陈胜称王,犯了农民起义的大忌

第二章 大泽乡起义

第三节 张耳、陈馀献计

陈胜拿下陈县后,藏在城内秦朝通缉犯张耳陈馀就前来拜会。

张耳与陈馀是生死之交,同为魏国的名士,秦灭魏国后,朝廷重金通缉两人。

张耳、陈馀用真实身份求见陈胜,陈胜和他身边的人,早就久闻他们的大名,这次见到真人,真是喜出望外。

张耳、陈馀给陈胜的建议是:

“放弃称王,造反本来是一件顺应民心的事,但如果才到陈县就称王,那相当于告诉天下人,陈胜造反是为了自己能享福,而不是推翻秦朝让天下人享福。这样一来,号召力就没有了,天下人就不愿意再跟着你一起造反了。

所以明智的策略是,陈胜不要称王,趁热打铁,带上全部兵力,大张旗鼓地西进,告诉天下人我要直取咸阳,同时派人拥立原来山东六国的王族后裔重新当王,这样一来,陈胜就有了同盟军,也给秦朝树立了敌人,强弱瞬间就能转势,陈胜变成了天下盟主,秦朝只剩关中地区,一番操作下来,推翻秦朝指日可待。等秦朝灭亡,山东六国国君对陈胜感恩戴德,到时候成就帝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张耳、陈馀的建议是陈胜当周天子,天下回到分封的状态,而不是继承大秦帝国的统一王朝。

张耳、陈馀的政治见解确实比陈胜高明许多,要是陈胜有政治头脑的话,听从俩人的建议才是对的。

但是称王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谁来劝都不行,这王是当定了。

就这样,扶苏、项燕的旗号不再提了,“张楚”也替代了“大楚”,陈胜把自己推到了台前。

陈胜背离了大泽乡起义的战略目标,或者说陈胜根本就没有目标,只想先干起来,但干起来后,又不听劝,最后失败的下场也就注定了。

张耳、陈馀给陈胜的建议,后来让项梁和项羽两叔侄实现了,项梁起事后,自己不称王,找了楚王的后裔当名义领袖,又帮助六国王族后裔复国,项梁死后,项羽凭借个人胆识从宋义手中夺回兵权,延续项梁的道路,最后问鼎咸阳,分封天下。

并不是说项梁听过张耳、陈馀的建议,其实作为当时传统的政治精英,都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

有一点,刘邦就比陈胜强,刘邦也不是什么政治精英、贵族血统后裔,但刘邦听劝,但凡有人给他建议,他都能听进去,还能准确落实。

张良遇到刘邦后,把一肚子的计谋跟刘邦说,刘邦一一领悟,张良自此就死心塌地跟着刘邦干了。

张耳、陈馀是天下名士,从陈胜执着称王的举动,他们看穿了陈胜成不了大事。

于是张耳、陈馀开始为自己打算,他们向陈胜建议,说当年陈馀曾经游历赵地,自己岳父家也曾是赵地富贵人家,对赵地了如指掌,希望陈胜能分出一点兵力给自己,帮陈胜打下赵国旧地。

有人帮自己打仗,那是再好不过了,陈胜同意了,分出3000兵力,不过没让张耳、陈馀掌兵,让自己的部下武臣做将军,邵骚做副将,张耳、陈馀当左右校尉。

陈胜这样的安排,看得出他并没有完全信任张耳、陈馀。

但张耳、陈馀是何人?脑袋瓜聪明得很,出去打仗,参谋很重要,凭实力,张耳、陈馀很快成为了这支部队的灵魂人物,武臣对他们是言听计从,没办法,不听就打不赢仗。

张耳、陈馀两条蛟龙出了浅滩,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了。

下一篇,我们来讲讲张耳、陈馀的故事,他们俩可是赘婿的鼻祖,一介游民,娶了富贵人家的女儿,靠着岳父的钞能力,完成了阶级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