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采取的是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救济制度。目前,2024年新农合缴费标准已经确定,集中征缴期开始,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缴费。
2024年新农合最低缴费标准是每人每年380元,另外还有财政补贴。当然,380元的标准只是国家规定的最低缴费标准,具体到每个省市的每个地区,缴费标准或许会高一些,但是标准不能低于380元。
比如,海南省、河南、陕西等省份公布了2024年新农合的个人缴费标准是380元。
呼和浩特的个人缴费标准是400元。
广东珠海市新农合的缴费标准,根据不同人群进行划分,学生及未成年人的标准是380元,其他普通人的缴费标准是530元。
山东青岛2024年的新农合缴费标准分为多个档次,一档居民缴费462元,二档居民和少年儿童缴费395元,大学生缴费150元。这个缴费标准,已经连续5年没有发生变化了。

参保人员在缴纳新农合费用的同时,也要避免三大误区,一个都不能踩:
第一个误区,所有人都必须缴费。
参加新农合缴费是得到医保报销的前提条件,但并非所有人都必须缴费,部分人员不缴费或打折缴费,也能享受新农合的医保待遇。
为了将更多的人纳入新农合待遇范围,每个地区都有对特殊人群缴费标准的特殊规定。
比如,黑龙江规定,孤儿、低保救助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人员等,身份类别由民政部门确定后,缴费标准由医保经办部门确定,要么免缴,要么少缴。

第二个误区,早交晚交都一样。
不少人认为,没有必要扎堆缴费,不在集中征缴期缴费也是允许的,早交和晚交都能享受2024年的医保待遇。
其实,早交和晚交差别很大,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缴费,有可能失去参保机会,哪怕后来想交也不允许交了,即使当地网开一面允许在集中征缴期之后缴费,也会受到医保待遇的限制。

比如,在2023年的新农合缴费中,黑龙江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补缴,享受医保待遇有90天的等待期,也就是说,个人缴费后,医保不能立即生效,而是90天后才有效,万一补缴费人员在等待期内生病住院,哪怕花再多的钱,也无法报销一分钱。
当然,不同地区规定的等待期或许会不同,一般以3个月或者90天居多,也有地区规定的等待期是6个月。
除了等待期,有些地区还规定延迟缴费需要提高缴费标准。
广西规定,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缴费,个人缴费380元,如果在7月1日开始缴费,就需要按照每人每年的全部的筹资额1020元缴费。
当然新生儿参保是一个例外,一般规定,只要在出生后90天内参保,都能立即享受医保待遇。如果未在出生后90天缴费,从缴费的次月起享受医保待遇。

第三个误区,没有享受到医保报销就不想交了。
参保新农合,并不是为了“求病”报销,而是预防生病后给自己经济一个缓冲机会,即使参保人员缴费了,也不希望自己真能用上这笔钱。用不上是福气,用上了可帮助渡过难关。
有人认为自己没有生病,没有报销,自己缴费就吃亏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有啥别有病,这是每个人的良好愿望,没有任何人希望自己为了报销医保而愿意去生病。
虽然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自己生病,但是生病住院又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万一得了大病,而自己又没有参保,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目前,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少说也有50%了。如果因为感觉自己身体健康而不参保,那么个人及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就大大减弱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