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湖南益阳,一男子要微信被拒后动手打人的新闻引发热议。

据视频画面显示,被要微信的是两名年轻的女孩,其中一名女孩蹲在地上,头部流血,另一名女孩站着讲述事件发生的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说,她在那里坐着,和谁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突然过来一名男子要加她们的微信,她们不愿意,结果男子就打她们。

据媒体报道,这名索要女子微信的男子疑似喝了酒,尚不清楚双方之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以及双方之间说过什么话,警方已经介入处理该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着酒劲儿想耍流氓,要微信被拒,恼羞成怒后动手打人,真是够丢人的。

翻看网友们的评论,发现类似的事件貌似还发生过不少。前段时间,一女子在吃火锅,结果一名男子未经同意强行为她买单,然后上去索要联系方式,被拒后恼羞成怒动手打人。

一位网友的经历,几个人在马来西亚的一家餐馆吃饭,几名中国游客全程鬼鬼祟祟地看着他们,最后强行给他们买单,然后上去要联系方式,女生们想还钱,对方还不乐意,一心只想要联系方式,最后女生们离开时,这伙人还不死心,盯着她们离开的方向看了很久,心中有万般不舍。

更多网友则表示,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时,通常会先给对方微信,等人走远之后再删除拉黑,可以免去不少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信息茧房,男生很少会遇到这种情况,也很少会在网络上刷到类似的信息,所以大概体会不到如此奇葩的新闻竟是世间常态。

那么网友给出的“先给微信再删除”的建议可取吗?要分情况而定。有些时候是保护自己的手段,有些时候却会伤害到自己。

比如说,当周围环境比较危险,自身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时,应当优先保证当下的安全,那自然应该给对方微信,先满足对方的要求,确保自身安全,后续如果有麻烦再另行处理。

如果当下处于能确保自身安全的环境中,则不必满足对方的要求,应当果断拒绝,以绝后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过这样的情况,一女子被人搭讪,她给了对方联系方式,转头就把人家给删了,她以为没事了,可是却低估了对方的邪恶程度。

对方竟然把她的个人信息发布到了某些群里面,然后造谣生事,极尽诋毁之能事。甚至还有人顺藤摸瓜,找到了她的家庭住址,令人细思极恐。

永远不要低估他人的恶意,也永远不要高估这个世界的逻辑。宇宙始于混沌,区区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哪有什么逻辑可言。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穿衣自由”和“选择自由”的命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穿什么衣服,什么时候出门,和谁一起出门,打扮成什么样子出门,喜欢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喜欢出入什么样的场所……这是每个人的权利,毫无争议。

其次,每个人都可以约束自己,但不可以更没有能力去约束他人,当然也没有办法确保让每个人都畏惧法律,坏人是存在的,犹如空气中的细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综合以上两点,每个人本质上其实是生存在一个相对平静的森林中,确保自己的安全是唯一真理,其他皆是幻觉。

趋利避害,而不是头撞南墙,选择是有代价的,请选择代价最小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