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万物而不争”。因其有如此境界,而成为系列供佛的必选。既然是供奉,则当不可随意。

人的天性,大多数时候是要靠形式,来修心、修境的。谁让我们都是凡胎呢?

供佛的水同样要讲究,尤其供佛之后,要及时更换的水,更应妥善处理,这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修行,而这种修行一修可能就会坚持数年,甚或数十年之久。所以,有一个切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水代表,清凉,代表戒德清净;代表味甘 -表义得享百味食;代表性轻,表义身心壮健;代表质软,表义意念柔顺;代表清澈,表义意念清明;代表无臭,表义障碍消除;代表益喉,表义成就妙语;代表养胃,表义健康无病。

有人这样总结,实际上就是一句话:水永远保持他的柔韧和纯净,如众生的平等心,从来都善良不争,无我利他,这是佛教文化提倡的永恒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我们用水供佛,表达的是一种清净心,像水一样,,内心毫毫无杂念,远离烦恼妄想。

一般的供佛时,人们在供水时,有的是一杯,有的是三杯,再隆重一些是七杯或更多。

供水的多少,并不代表对佛的尊重程度,而是根据实际情况。

小佛龛,一般供一杯水就可以了。而寺庙里巨大的佛像,显然更合适供奉更多的水。因此,不必纠结供杯的多少,只要内心纯净。

为了表达清净,大多数供佛都用选用的纯净水、矿泉水、直饮水或煮开过的水等。

直接用自来水或有可能被污染的水,那就是养鱼都不会使用。

何况供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供佛表达的是清净心。因此,我们所行所动应该更具有内心清净,才能处事清凉。

佛前供水,大多一到三天就可以收供。更有时间和条件的,则天天换供。这也是根据情况,不可执着。

很多人在撤供时,却总是纠结这些撤下来的水如何处理。

其实不必纠结,有三个渠道可以用:

如果了解水质没被污染,依然保持纯净,很多水是直接可以喝掉的。

另外,供水可以用来浇花、浇草,以喻恩泽万物。

当然,最常见的就是可以把水洒出去,以布施众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但,倒水时,也一定要与人当时清净心相匹配。供佛表达的是尊重,表达的是我们彼时彼刻的清净之心。

此时,切记不要将其倒入污浊的地方,比如不要倒入臭水沟、下水道等污秽不堪的地方。

供佛的水就像我们的心,本自具足。我们供水,不是做给佛菩萨看的,是为积累我们的功德,不可以形式大于内容。

发心供佛,不能在最后时刻破坏我们的心境。

我们要用一切美好,来表达我们的内心澄澈。远离污秽,表达了一种渴望内心宁静的愿,以让一切美好,停留在我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