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娣,上海女知青,1969年下乡到延边,后来从教25年,荣获小学高级教师称号。工作中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获得荣誉无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百名优秀教师,安图县优秀教师,延吉市优秀教师,州市少先队优秀辅导员,数十次获得全国全省学生作文、征文、读书、科技竞赛优秀指导奖和延吉市小学教师首届作文教学一等奖,教学论文获得吉林省和延吉市三等奖。

刘慧娣老师在曾经工作的学校门前留影

走进刘慧娣老师的家,映入眼帘的是92平方米两室一厅的大房子,纯白色的墙,纯白色的家具,透着恬淡的气息,夏日早上柔柔的阳光,透过阳台的窗户洒下来,就连同所有的物件一起都变得慵懒舒适起来。几套简单的家具平实而又精致,每一个房间都收拾得干净整洁,透露出女主人的能干会过日子。

刘慧娣两口子对我是那么的热情,他们递给我一杯香茗,室内顿时溢满了茉莉花浓郁的香味,几句亲切的问候话,又让我觉得旅途的疲劳顿感消失。

采访是从刘慧娣下乡那时开始的。

刘慧娣是上海市黄浦区崂山中学69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4月10号,跟着学校文艺小分队一起来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亮兵公社青林大队下乡的。那可是个名副其实的深山老林啊,距离公社所在地25里路,距离公路15里路,这是有人居住最边远的一个地方,再往上走是大山深处没有人居住了。没有电灯不说,也根本没有一条公路,春天解冻开化,土路泛泥浆,行走像跳格玩一样,一步一跳,每家连压水的洋井都没有,全村60来户吃水都得到离住家100多米的那个碌辘井去挑,夏天还凑和,冬天时天冻地滑,一步三滑溜,连男同学都费劲,更何况女同学了。由于生产队地处高寒地区,种不了水稻,全村老百姓主食就是玉米,高粱米,小米,老百姓顿顿大饼子,高粱米饭,平时如果能吃一顿小米饭,那时算改善生活了。集体户也不会做小米饭呀,刚开始小米连皮都不知道加工掉,直接下锅就煮,实在是难以下咽啊,后来才知道怎么做小米饭。高寒地区不能种大白菜,蔬菜只有萝卜和土豆,春天闹饥荒,老乡们有断粮的,集体户第一年好在吃商品粮,没有饿肚子。

生产队的农活又是那么苦累,春天播种,夏天铲地,秋天收割,冬天打场,忙乎了一年,不但没有分得一分钱,还欠生产队不少钱,(越是能干,欠款越多,这叫倒挂,这个道理你懂得)。

下乡那年,刘慧娣17岁,满族青年宋丕业也是17岁,他们两个人同岁,同在一个生产小队。

由于年龄相同,经常被分配干一样的活,接触的机会就多些,刘慧娣会和宋丕业讲讲上海的故事,而宋丕业会经常和刘慧娣讲述一些满族的典故,刘慧娣从宋丕业那里知道,满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远古时期满族是一个渔猎民族,她有波澜壮阔的历史壮举,满族对中华民族疆域的开拓和发展,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有着卓越贡献。满族人民勤劳善良,乐善好施,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人情味,虽然近百年来,满族和其他民族人民同居通婚,文化互相渗透融合,但还是保持了许多独特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吃狗肉,尊崇喜鹊等等。

两个年龄相仿,学历相近,性格脾气又合得来的青葱,在一起就会有许多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磕。

1972年宋丕业当兵去了,临走时,刘慧娣送给他一个日记本,宋丕业感到特别珍贵,在部队3年,把对刘慧娣思念的话语全部写在了日记里。每当训练苦了累了,就拿出日记本,把对刘慧娣思念之情写上几笔。当3年后宋丕业复员回乡,正式与刘慧娣确定恋爱关系后,刘慧娣看了宋丕业三年里写的日记后,她也感动得直掉眼泪。

宋丕业家里也很穷,母亲死得早,但全家人都很勤快,宋丕业的哥哥会打酥饼和月饼,家里还养蜜蜂,宋丕业都是第一时间把好吃的送到刘慧娣的嘴边,亲眼看见她吃下去才高兴。刘慧娣从上海探亲回来,给宋丕业买的新衣服,宋丕业舍不得穿,有一次刘慧娣给他做了一双上海式松紧鞋,宋丕业特别珍惜,干活舍不得穿,出门办事情才套在脚上,回来马上脱了放起来。

他们两个人恋爱的事情,上海家里开始不太同意,但是上海父母很开明,二哥来信,信里只有12个字:“婚姻大事,一生一世,慎重考虑”。1977年两个人到上海探亲,父母对宋丕业这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就是说了一句话:“如果有工作就好了”。

刘慧娣老师和她丈夫年轻时的合影

1978年,瓜熟蒂落,两个人结婚了。为了改善生活,两口子养了一头猪和20多只鸡和几只鸭子,这样解决了吃蛋和吃肉的问题。吃不完的蛋,星期天就坐车赶60多里路,到安图县城去卖,换回来一点生活必需品。在农村,只要勤劳,日子会过得好一点的。

1974年7月份,刘慧娣到青林小学当代课老师,每个月有了18元的工资收入,1981年转正后,工资涨到60多元,但是随着两个女儿的出世,家里生活就开始捉襟见肘,如果单靠农活这点收入,养家糊口特别困难了。

丈夫宋丕业是一个特别有担当的男人,为了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1988年一月份开始,到延吉市打工赚钱。刚开始在延吉砖瓦厂做水暖工,兼干别的活,什么赚钱干什么,吃苦挨累自己扛着。后来还是感觉赚不到大钱,于是就开始在延吉露天市场做起钢材的生意。

同年六月份刘慧娣工作也调到了延吉市小营乡吉兴小学工作,一家人就团聚了。

当时刘老师已经有两个女儿,丈夫一直在打工,依靠刘老师几百元固定工资,再加上丈夫打工赚的钱,生活还是不宽裕。每天早上,家里四口人,得准备四个饭盒,三种菜,丈夫干重体力,得吃得好一点,弄点小鱼小虾的补充营养,两个孩子正在长身体,也不能亏待了她们,当时什么东西都贵,就是豆腐便宜,于是每天溜豆腐,炒豆腐,拌豆腐,给孩子带饭,刘老师自己就弄点剩饭剩菜带到学校对付。

有一天女儿回到家哭着对妈妈说:“妈妈,以后别给我们带豆腐了,同学们都叫我们豆腐西施了!”听了女儿的话,刘老师也哭了,觉得实在是对不起孩子们。她默默地给孩子擦干眼泪,安慰孩子说,等爸爸挣到钱就好了!

刘慧娣老师是一个不服输的人,虽然自己只有初中毕业的水平,刚从农村调上来,业务也差,许多知识点没有把握,为了更好的掌握新知识,不懂就请教老教师,有的时候备课到深夜一两点钟,第二天弄得眼睛红红的,还精神抖擞地进课堂。1988年-—1999年,在延吉市吉兴小学当了11年班主任,每天6点30分到学校,帮助学生打扫卫生,给学生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及时与家长联系,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每一位学生的家庭。功夫不负有心人,每一次考试,刘慧娣班级的成绩都是全学校的第一名,88年全班考试优秀率达到100%。经常受到校长的大会表扬。

刘老师特别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学生在刘老师的培养下,几十次获得全国,全省,全州的好成绩,学生特别感激刘老师的辛勤培育。

去年8月份,刘老师两口子在上海探亲,接到30年前毕业的学生打来的电话,让她马上回延吉,因为学生要搞一次别开生面的同学会。同学会的那天学生们都戴上了红领巾,夹道欢迎刘老师,每个学生都恭恭敬敬地给刘老师行队礼,认认真真地高呼“刘老师好,老师辛苦了!”刘老师含着热泪走上了课堂,应学生的要求,又重新给学生上了一堂课(春天来了),学生也是充满激情眼含热泪地听完这一堂课的。这些学生在社会里各有建树,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但今天他们就是一个学生,一个刘老师教出来的好学生。课后,刘老师和学生抱头痛哭,刘老师对我说,这样的场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如果还能有下辈子,自己还想当老师!

故事再重新回到1999年,刘老师也退休了,开始帮助丈夫卖钢材了!卖钢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一个露天市场,没有遮风挡雨的地方,春天风大,刮得人都睁不开眼睛;夏天气温高达30多度,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们没处躲没处藏的。冬天零下30来度的严寒,大棉裤大棉袄大棉帽,两口子只能露出两个眼睛,寸步不能离开岗位要等待客人。一百多斤的钢材,刘老师凭着自己瘦弱的身材,硬扛着就走。采访时刘老师给我看她的两只手,由于风湿,手指关节都已经变形了,在市场饥一顿饱一顿的,两口子都得了胃病,肾还不好,尿频尿急,但是两口子硬是挺了过来。

老天是不会辜负辛苦人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回报,由于有了资本积累,2010年,他们两口子在上海闵行区买了一套75平方的新房子,装修得特别漂亮,在延吉也拥有了两套房产。大女儿从小就在姥姥家长大,现在在上海成家立业,二女儿是延边二中毕业,之后在长春税务学院本科毕业,通过雅思考试成绩优秀,获奖学金在韩国延士大学两年研究生毕业,并且通过英语八级考试,现在南京成家立业,两口子也尽了父母应尽的责任,在物质上和其他方面都帮助了她们。

2014年,刘慧娣两口子把户口迁到了上海,上海知青应该能够享受的待遇都得到了落实。现在他们过起了快乐的三城生活,延吉—上海—南京三地跑,在上海住一段日子,再到南京住一段日子,然后再回到延吉市生活,但是总觉得延吉市的生活环境和气候更适应他们,所以每年在延吉待的日子要比在上海和南京长。

两口子退休后,丈夫总觉得亏欠刘慧娣太多了,总想在晚年多为刘慧娣做点什么。宋丕业告诉我,刘慧娣一个上海知青,不远万里到延边来,跟自己吃苦挨累几十年,为这个家付出得那么多,遭了那么多罪,这几年才过上好日子,现在想想真的有点对不起她。刘老师告诉我,丈夫现在把家务事情都担当起来了,做饭,洗衣服,每天想着法子给刘老师做好吃的,陪刘老师遛弯散步,逗刘老师开心。

一个家,如果有亲人,有温暖,有亲情,满满的都是幸福。

什么是家庭幸福?有一个敢于担当的丈夫,有一个知书达理的妻子,加上一两个孝顺的子女,这就够了!

采访结束的时候,刘慧娣老师笑着对我说:如果有来世,下辈子他俩还想做夫妻!

何永根老师(左一)和上海老知青中的文曲星合影留念

作者简介:何永根,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68届高中生,1969年3月下乡到吉林省珲春县三家子公社古城大队,后来到教育界工作三十八年,高级教师。德育论文和教育科研论文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奖,并被编入《当代中国教育改革文库》丛书。现任上海知青网吉林频道编辑,从事调查留守延边上海知青和回沪知青的生活状况,先后采访几十位上海知青,发表了50多篇采访纪实文章,出版了知青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岁月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