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能抗住多大的苦,

也能享受多大的福。

没有白吃的苦,

没有白受的罪。

要么就是消你前业,

要么就是还你所欠。

业尽,福报才会成熟。

了债,逆缘才能了结。

你时常在苦中顿悟,

之后一定会脱胎换骨,

思维认知会提升格局。

不要因为苦就去避讳,

那是生命升华助推器,

是人生路上的垫脚石,

是颠覆认知的转折点,

是成功途中的能量池!

你的磨难已被你耗尽,

你担心的事即将逆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谅别人,就消了自己的业障

感恩别人,就培了自己的福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心动念皆是因,

当下所受皆是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生起评价分别的心时

我们就失去了慈悲心

不过这也是为什么

我们要一步一步地来

就因为你早上受了菩萨戒

不表示你所有的分别心

到了晚上就会全部不见

我们要学习一步一步地让我们

对众生所生起的评价渐渐地消失

而真正的菩提心能逐渐地增长

— — 宗萨钦哲仁波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别人来说你的过失,这就是很好的上师,击中你要害的这些实际上就是教言。

— — 索达吉堪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除了看到一个人的贪嗔痴,看到他的执念,看到他的贪嗔痴,看到他的无明,还能看到他的什么呢?

还要看到他的智慧,他的自性,他的本来清净。

这样看一个人,才是脱离了偏执的看,才是智慧的看。

如此去看,则我们认识的每一个人,都将成为我们智慧的源头,成为我们产生新的智慧的缘起。

——牧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纳你是无法完全被疗愈的

你唯一的希望就是与真实同在

活出你自己的真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帮你的人,

会让你熬过了当下之苦。

伤你的人,

会让你的人生彻底醒悟。

你要去感谢帮你的人,

也不要记恨伤你的人。

人生路上没有所谓敌人,

其实都是用不同的方式,

让你顿悟智慧升华灵魂。

每个出现在你生命的人,

由于是生命纠葛的不同,

决定着唤醒方式的不同。

别去抱怨任何人任何事,

这一路走来,尽是吾师!

因为每个人的使命不同,

必须要经历一次或几次

心智磨砺方得使命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忍和所忍

当我们被人家欺负了,

被人家辱骂了,误解了,

不起瞋恨,实在太难了。

所以,它是修道的障碍,

一瞋恨,我们就上当了;

如果不瞋恨,淡然转化,

像永嘉禅师《证道歌》:

“我闻恰似饮甘露,

销融顿入不思议。”

如果真能做到这样,

我们就会由此而自在了。

此时,我们不但不瞋恨,

反而还会很感恩这个

成就您学佛解脱的人。

我们要明白,要觉得:

他是在锻炼我们,

他是在给我们消业障

锻炼我们心理承受能力,

他在让我们感受到无常,

让我们感受能忍和所忍。

别人骂我们,不会永远,

那件事可能已经过去了,

我们应该怎么样?

向那件事情告别和再见,

那么我们就是一个智者。

但是我们往往不能做到,

“被辱不瞋难”。

但是,就是因为 “难”,

才要改变自己学做菩萨,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很多人已经受了菩萨戒,

但是,有这样践行过吗?

许多人很难做到,

又几乎是没有去做,

甚至是根本就没有做,

不但没做,反比世间人

还不如的,也大有人在。

学佛并不是投机取巧,

应该是肯担当、负责任。

为什么感觉到特别羞愧?

因为无论是您对还是错,

都不该再让这样的执着,

像垃圾一样留存下来;

如果您不断的耿耿于怀,

那么学佛就没有说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的能量不断提升时,宇宙会为你做出断舍离。

那些与你不相符的人和事物会逐渐远离你,而宇宙会为你匹配更高能量场的人和事物,前提是你的德行必须与之相符。

你会发现,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和你产生共鸣的人就越少,你就有一种孤独感。

与孤单寂寞不同,你内心的这种孤独,反而会让你的灵魂变得更加安静,更加稳定,更加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仰观宇宙,繁星点点;

俯察世间,人海茫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真正的君子——有智慧的人、有德行的人,把重心放在根本处。根本处——我们生命的根本处其实就是我们的「心」,那又不是妄心,而是「真心」,真心立起来,真心显现的时候,我们的「道」就渐渐地圆满了。

——从生活中悟《论语》0819(上午)恒宁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讲:种种的事都是缘起性空,

无事不要找事做,

无事不要惹事,

有事不要怕难。

业,记得!

这个业我们可以转,

我们可以带善业。

学佛弟子一定要有正确的观念,

我们不能等到死亡以后,

再把那些钱交代你的儿女,

来给你做这个超度法会。

你现在有因缘可以做得了主,

记得要带善业走,不能带恶业走,

你现在就可以做主,就好好的去做。

扶弱济贫、种种的善事,

布施棺木、做种种的慈善,

护持正法、印经典,

这个业是可以转的。

所以,珍惜这一辈子,

如果你经济能力好,

你珍惜这一辈子,

你可以做很多的善业,很多的善业!

所以,这个业是可以转动的,

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决心。

——慧律法师《楞严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求者不怨天,

自度者不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明寿禅师云:“自古佛祖心心相授,并无一法与人。只教你执定金刚王宝剑,斩断一切所知、所见、所闻、所觉、所悟,只剩这赤条条、光裸裸,一尘不染,一丝不挂的,便大事了毕。”并作偈云: “化人问幻士,空谷答泉声;欲会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