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儿子和儿媳又来了,时间也很巧妙,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儿媳满脸堆笑,对婆婆说:“妈,您在小姑子家吃一礼拜了,我带您去吃水盆羊肉好不好啊?”
袁阿姨(化名)瞥了她一眼,在沙发上纹丝不动。
小女儿心领神会问母亲想不想吃羊肉,袁阿姨大声说:“一股臭味儿,正经人谁吃这个?”

02
其实袁阿姨最爱吃羊肉了,她故意这么说,就是要把儿子和儿媳骂走。但是这俩人脸皮太厚了,即便被如此冷嘲热讽也不肯走,仍旧劝老人跟他们“吃大餐”。
72岁高龄的袁阿姨,原本是个喜欢热闹的性格,但是这次她伤透了心,看见儿媳就烦。
袁阿姨不耐烦地挥挥手,像赶苍蝇一样,十分嫌弃。
儿子和儿媳在沙发上又坐了一会儿,找各种话题跟母亲聊,然而母亲一言不发,他们很尴尬地自说自话了好一阵。
袁阿姨的小女儿从厨房里出来,问:“哥,嫂子,你们要留下来吃午饭吗?”
不等儿子说话,袁阿姨就大声说:“别让他们吃,家里没有多余的饭,把他们留下来跟我抢吃的吗?”
袁阿姨这是把儿子儿媳往外赶,他们果然坐不住了,只好讪讪地起身假客套几句,离开了小妹家。
儿子走后,袁阿姨对女儿说:“下回别给他们开门,不想看见他们!”
女儿无奈地说:“他们还不是惦记您那200万?要不您给他们分一些钱吧。”
袁阿姨立即拒绝了这个提议,说:“不要对品行不端的人抱有希望,你以为给他们分个20万他们就不闹了?他们只会嫌少。但是他们有资格跟你们分一样多的钱吗?”

女儿笑了说:“还是妈有远见,我想得太简单了。”
袁阿姨的这个女儿是年纪最小的,她才25岁,刚结婚没多久,孩子也很小。她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大姐嫁的也好,不愁吃穿。
唯独这个二哥,赚钱能力不差,却非常短视。
就从孝敬母亲这件事,就能看出他有多没出息了。
袁阿姨生了这三个孩子,和丈夫一起把他们拉扯大,是不偏不倚,做到了一碗水端平。而且袁阿姨和丈夫一直都很勤劳节俭,没有坏习惯,为人很正直。
当时正赶上私企兴起,夫妻俩胆子很大,从国企辞职,带着孩子来到一个二线城市,拿出所有的积蓄做组装电脑的生意。
当时的二线城市,并不像现在这么光鲜亮丽,大马路上都有很多泥土。
这样的条件下,买得起电脑的家庭并不多,他们却敢于做这份生意。
凭着夫妻俩肯学、肯下苦的拼劲儿,他们在电脑城的铺子越来越大,提供的服务也很好,让顾客买到了实惠,打出了名气。
后来他们教学徒扩店铺,赚了大钱。
六十多岁的时候,袁阿姨和丈夫不仅把孩子们都供了出来,还存下了200万。
袁阿姨生小女儿的时候是四十岁,算是意外之喜,小女儿长得很漂亮,袁阿姨最喜欢她,但是也没有偏疼她,就怕把孩子给宠坏了。
所以袁阿姨对子女是问心无愧,绝没有让哪个孩子受过委屈。

大女儿成了企业管理,儿子是程序员,后来跟朋友合开了软件公司,小女儿是个职业网文写手,三个孩子收入都不低,不需要父母支援。
袁阿姨也乐得看到子女们在他们喜欢的事业上发展,从不打击他们的喜好。
袁阿姨70岁那年,丈夫意外去世,这让她感到很难过。
夫妻俩有200万存款,本来想要安度晚年,没想到丈夫竟然从楼梯上摔了下去,幸好没有在医院受太多痛苦,不然更让人难过。
而这也让袁阿姨动了去子女家养老的心思,她不想一个人住着,怕自己出了事没人知道。
于是她选择去儿子家养老,因为儿子家有一子一女,最热闹。
她带着200万兴冲冲地去找儿子,当然为了安全起见,她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关于钱的事。结果,她得到的是儿媳的白眼,和冷嘲热讽、指桑骂槐的对待。
儿媳说:“有些人年轻时候多风光啊,老了还要儿子养活,赚的钱也不知道给谁了,别不是养小白脸了吧?”
儿媳话说的这么难听,儿子竟然也不制止她,还跟着笑。
袁阿姨明白了,原来自己在儿子心里竟然是这样的形象,说白了,儿子和儿媳就是不乐意花钱孝敬她,就能找出一万个话题来编排她。
袁阿姨想跟儿子和儿媳聊一聊,然而不等她说完那些大道理,儿媳就对她翻白眼。
袁阿姨闭上了嘴,啥也不想说了。

第二天,儿媳做的饭太咸了,袁阿姨起身倒了杯水,儿媳竟然又对她翻白眼了。袁阿姨心里一股无名火起,觉得很烦,怎么喝水也成了罪过?
下午,孙子和孙女放学回来,袁阿姨高高兴兴地给孩子剥了两只猕猴桃,递给孩子之后,一抬头就看见儿媳倚着门框翻白眼,还说:“真会借花献佛,有本事自己买去!”
袁阿姨受够了,这日子根本没法过!
她收拾好了行李当晚就直接去了大女儿家。
对女儿诉苦之后,女儿很生气,直接打电话把那个不孝子骂了一顿。然后女儿就跟母亲说:“妈,您就在我这儿住下,我周末两天带你去玩,咱们吃好的喝好的,不受那个气!”
当天,大女儿把这事告诉给了妹妹,妹妹愤怒至极,也打电话把二哥骂了一顿。
袁阿姨受到两个女儿的关心,被保护的感觉很好,让她很感动。
袁阿姨并没有急于让女儿给自己养老,她在大女儿家住了半年多,在小女儿的热情邀请下,搬去她家里住了一阵。
她发现两个女儿还是和小时候一样真诚、热情,让她很满意。
于是袁阿姨把两个女儿都叫来,开了个家庭会议。她说:“你们爸爸去世之前,我们有200万存款,用来养老的,现在这笔钱在我手里,你们给我养老,我给你们一人100万。”

女儿们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担心。
大女儿问:“妈,你把钱分给我们干啥呀?您以后有个头疼脑热的不花钱吗?”
小女儿也说:“您不是腿脚不舒服吗,您还有颈椎病呢,心脏也不舒服,把钱留着吧。我们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了,要这钱干啥呢?”
袁阿姨很欣慰,笑着说:“我到时候老了病了,自己都没能力付钱,还不是得靠你们照顾我啊?你们拿着钱,到时候别不管妈妈就行!”
女儿们若有所思,最后接受了这笔钱。

这件事传到儿子和儿媳耳朵里,他们才不管袁阿姨的养老问题,就要来“抢钱”。
夫妻俩带着孩子来到小妹家,又哭又闹,问袁阿姨要钱。袁阿姨很烦,不愿搭理他们,所以每次见到他们来,都会阴阳怪气,说些难听的话。
看见儿媳那副谄媚的样子,袁阿姨就生气,儿子和儿媳都是这种三观,肯定会把孩子教坏。
袁阿姨很难过,为自己难过的同时,也是心疼这两个无辜的小孩。
其实袁阿姨和丈夫两个人已经很优秀了,他们三观正,工作也很努力,赚的都是辛苦钱,为了家庭打拼。
两个女儿就受到父母的影响,成为了优秀的人。
但是儿子没有出息,虽然过得很好,却自私自利、物质虚荣,没有继承父母的优点,这也没有办法。
父母尽力了,孩子不争气,路都是自己选的,以后过得好不好,也只有他们自己负责了。
文/无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