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道泄漏事故一周年,德国内政部再次将这件事搬上荧幕。可惜,不是为了指认凶手,挽回损失,而是借“北溪事件”类比中国的华为、中兴等电信供应商设备。

北溪事件于德国而言,暴露了这个国家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性。以这个类比推到电信供应商设备,似乎没有什么不妥。

目前而言,德国共有8.2万个移动通讯站,约一半用上了华为技术。由此可见,依赖性确实很高,但是德国的类比,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漏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溪事件,动摇了德国的经济利益以及工业发展,在美国动手之前,这个风险,想必没有一个德国人可以想到。说得再早一点,如果北约不产生东扩的念头,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所谓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直白来说,美国才是德国面临的最大风险。

再谈中国的电信供应商,其风险性也是不足为惧。当然,这句话也有前提,那就是德国不会对中国下绊脚石。

中国自成立以来,从未主动制裁过任何一个国家。近年来,西方国家得以开眼,看到中国的反击,完全是美西方联手,先对中国施以重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这样的逻辑来看,德国禁用中国电信设备,来寻求“无风险”,言下之意就是要和美国沆(hàng)瀣(xiè)一气,对中国进行打击后,避免中国的回击。

也就是说,德国的小心为妙,本质上就是紧跟美国的脚步。这么一看,德国政客不仅是嘴上叫嚣出了“风险”,还为自己国家制造了“风险”。

还真别说,仅凭这一点,我就断定,德国政客身兼两大技能:一是跟着宣传美国口中的“中国威胁论”,绝不落下任何一块内容;二是夸大美国口中的“风险”,发掘出更多的“假想敌”。

打个比方来说,我们都知道,一种低端的治疗方法,就是头痛砍头,手疼剁手,德国就学会了这一招,并举一反三,在自己手疼之前,先剁手,头痛之前,先砍头,完全不考虑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德国运营商完全接受不了这种治疗办法。

华为技术在德国移动通讯站中,不仅占有半壁江山,还有巨额成本和先进的通讯技术。也就是会所,移除华为设备,一边要多花50亿欧元,一边还面临着通讯技术倒退。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件事情在德国联邦政府内部,没有统一的声音,但是坏消息也随之而来,现在的德国政府,已经失去了“自主性”,亲美势力混入其中,绿党的极端环保意识,美国的舆论掌控力,无不说明,美国可以控制德国政策的导向。

现在想想,德国开局一手好牌,打到今天,只能用“稀烂”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廉价能源被美国弄没了,国内工业一塌糊涂;核电被绿党折腾完了,另花钱来买;好不容易剩一个汽车的市场,这会儿冯德莱恩又跳出来搅和,黄不黄不好说,但是德国的未来,可以确定,那是真的不好走了。

中国对此回应,也是直中要害,德国此举就是“损人不利己”。泛安全化的做法,只会让德国的发展,越来越狭隘。

德欧企业表示,这会延误德国5G的网络建设。依我们看,成本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就怕中国搭上6G的车,德国还停留在4G时代。

届时,那就真是欧洲人民畅想的“田园牧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