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了喉咙痛、咳嗽等症状,有的甚至发烧、头痛、乏力。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有人怀疑是不是新冠病毒变异了,有人担心是不是甲流又回来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采访,揭开了全国喉咙痛大爆发背后的真相。

首先,我们要明白,喉咙痛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根据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肝病科副主任医师沈军1等专家的介绍,导致喉咙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内的病毒感染,都会导致喉咙痛、发烧、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由于病毒感染具有传染性,容易出现聚集发病。近期,多家医院感染科、儿科专家表示,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有上升趋势,以新冠病毒感染和甲型流感感染为主,患者主要是儿童和年轻人,绝大部分症状较轻。
细菌感染:少数喉咙痛是细菌感染所致,比较常见的是链球菌感染,容易引起扁桃体发炎、化脓,导致明显喉咙痛。另外,病毒和细菌可能发生叠加感染,一般是病毒先来,细菌后到。还有的病原体会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例如支原体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支原体肺炎。
季节性过敏:有些人会在春季或秋季对灰尘、花粉、宠物皮屑或霉菌过敏,出现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瘙痒等症状,有时也表现为喉咙痛。区分过敏导致的喉咙痛,可以根据持续时间长短判断。相比病毒性与细菌性来说,过敏导致的喉咙痛持续时间较长,且不会出现发烧症状。
空气干燥:所处空间的湿度和温度,都会影响喉咙状态。过于干燥的空气会带走部分喉咙处黏膜的水分,造成喉咙干燥,引发喉咙痛、红肿、干咳等症状。
外部刺激:空气污染、吸烟、饮酒、吸入清洁剂等有害物质、用嗓过度、过量食用刺激性食物等,也会引发喉咙不适。

全国各地都在喉咙痛,并不是一种新的流行病或突发事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近期换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每个人接触人群中的病原体、被感染的几率增大。而且,由于新冠肺炎和甲型流感等传染性较强的呼吸道感染也在流行,更加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和担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