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9月23日召开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始,中国一共获得了102枚奖牌,其中包括58枚金牌;31枚银牌和13枚铜牌,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中国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的结果。
不仅如此,有很多运动员都在亚运会上打破记录,创下了不可一世的优异成绩,比如女子游泳冠军李冰洁,打破亚运会记录,成功摘得女子1500米自由泳金牌;
比如气步枪选手黄玉婷,一举创下亚运会首个“三冠王”;再比如气步枪选手盛李豪,在摘得两枚金牌的同时,还打破了世界纪录,除此之外,关注度最高的就是15岁滑板运动员陈烨。

冠军的父亲也是父亲中的冠军!15岁小将赛场上绝杀日本,创下新高
回顾杭州亚运会赛事,在9月25日这一天,举行了滑板男子碗池决赛,中国15岁小将陈烨,以84.41分的绝佳成绩,成功摘得金牌一枚,与此同时,他创造了中国亚运会历史最年轻金牌得主的记录。
作为亚运冠军,在赛事结束后,媒体争相采访陈烨当时的心情,在采访中,陈烨万般感谢自己的父亲,谢谢他为自己建造了“碗池”,一路支撑着他拿下金牌,听到他这么说,大家都以为陈烨是个富二代。

实际上陈烨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小学老师,可能是因为陈父从事教育相关工作,所以格外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刚开始希望孩子走艺术这条路,最后却发现陈烨不感兴趣。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陈烨接触到滑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对于陈烨的喜好,陈父竭尽全力去支持,当地没有滑板店,陈父索性自己开一家滑板店,让陈烨平时在滑板店练习。

除此之外,陈父还会利用假期时间,带着陈烨到各地滑板场去玩。随着陈烨的滑板水平不断提高,他对碗池的场地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支持儿子走职业道路,陈父决定自己动手给儿子建造碗池场地。
非科班出身的陈父从头开始学起,自己建模、选址选材,最后打造出全国排名前三的碗池场地,专供陈烨日常训练,所以大家才会说:“冠军的父亲也是父亲中的冠军!”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有了父亲的鼎力相助,才能让15岁的陈烨赛场上绝杀日本,成功站在亚运会最高领奖台上,而其他15岁学生,还在学海当中苦苦挣扎呢。
当然,这也是基于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尊重他们的理想,尊重他们的兴趣,现实生活中想做到这点太难了,大多数家长只觉得十几岁的孩子就该待在学校,其他的兴趣爱好,都可能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

家庭教育,究竟有多重要?
其实很多家长都想不通:教育不该是老师的事,为何有那么多强调家庭教育?之所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在于家长教会孩子多少复杂的知识,更在于给他们树立什么样的三观、脾气秉性。
这些内在的东西,才是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不是有个词叫“德不配位”吗?简单来说,一个人可以非常优秀,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可他要是最基本的品德不过关,就算在优秀也是白搭。

这就取决于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就好比陈烨在滑板上取得的成就,换成是其他学生喜欢玩滑板,可能家长还会上前制止,觉得该认真学习的年纪,却一心只想着玩。
这部分家长永远都想象不到,滑板玩好了能当上亚运冠军,他们更想不到的是,滑板能将他们的孩子送到世界的领奖台上,这是家长的胸襟和抱负,也是他们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对方是至亲至爱的父母,就毫无底线顺从父母的任一决定,站在大多数学生的角度,学习的确是十几岁的少年该做的事,更何况大部分学生还是要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但在当下这个内卷现象盛行的时代,学历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这就看学生和家长如何选择了,正所谓“三百六十行”,任何一行做到极致,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尤其是现在国家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很多在重大赛事上取得冠军的运动员,都被保送到各大高校学习文化知识,所以说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的。
那么,你觉得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大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