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美国要和我们摊牌,要决战。这不对。只有拜登集团试图决战,整个美国DEEP STATE的战略,还是比较稳健的。所以拜登受到了很多的拉扯,力量根本使不出来。

要决战,一般要风平浪静。决战就像是决斗,一定不会像武打片一样,两人互相出招,打了三分钟才决出高下。人的体力有限,在互相搏命的时候,消耗是巨大的。

一开始的动作,一定是互相摆架势,互相试探,静止博弈。

决斗不是打擂台。打擂台讲究不打要害部位点到为止,到点了就有胜负,还有一个裁判,甚至有一个裁判组打分选胜负。决斗是一个倒下一个站着,没有禁忌,哪里都可以打,一定要决出一个生死。

事没有大过生死的,更何况是分钟之间决定的生死,所以要准备,所以要谨慎,所以要万无一失。

两方静静等待,观察,摆架子,等对方的破绽,这个过程,可能要十几分钟,然后出击,雷霆之势,分秒之间,一人生,一人死。

1948年,东北战场的决战即将到来。但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东北风平浪静。东北野战军在等,盘踞在沈阳、长春、锦州的国民党军队也在等。互相试探。

关内打成一锅粥的时候,东北风平浪静。

风平浪静,就是决战的前奏。7个月后,战争爆发,攻打义县,据守塔山,血战锦州,一气呵成,10月8日,解放军开始了进攻。7天时间,我解放军打破锦州,曾泽生起义,郑洞国投降。

一直到10月26日,最后的廖耀湘兵团也被合围,我在东北的战略决战胜利实现。从此我全局优势打开,东北野战军进入关内,彻底改变了每一个战场的力量对比,一举解放全中国。

在那七个月时间里,决战主战场风平浪静。反而是关内,四处打仗。

决战的战场就是如此,从来需要准备,需要战略,需要训练,需要试探观察,才能达到最后的一举胜利。而在决战双方之外的地方,最要紧的是斗,就是乱斗。

乱斗的目的,是消除一切可以改变主战场力量对比的力量。

就好比要进行东北决战,国民党方不希望我有更多的部队进入东北,我也自然不希望更多的国民党军队进入东北。

为了防止对面的更多人进入东北,就要乱斗。山海关内,就要打成一锅粥。就像是李云龙要打平安县城,增援和打援的部队自然要为了防止有人改变主战场形势进行决死的乱斗。

现在的中美,试探过后,偃旗息鼓,有来有往,等着谈判。看起来和平美好,甚至可以说,就等着一起应对危机了。

果真如此吗?

一战的经验是有的,在同盟国和协约国打到头破血流之际,美国人作为有生力量入场了。不仅改变了战场局势,甚至把偏师打成了主力。

一战的教训也是有的,如果再给欧洲的国家一个选择,那么他们的选择一定是先联合起来把美国灭了,再一绝生死。

一战的德国,陆军独步天下,派出三成兵力,便将俄罗斯打的落花流水。

一战的英国,海军全球第一,舰队横行四海,分队也能打垮任何一个亚洲王朝。

就是靠着坐山观虎斗,美国从一个普通列强成了全球霸主,人是怎么发家的,必然对这个路径最为警惕。

所以,现在的核心问题,就是肢解欧洲。我们可以不打,但是除了我们之外的世界要先全部乱起来,我们才好打。所以我们搞一带一路。

美国深层的思路更为激进,要彻底肢解欧洲。

是以俄乌冲突,欧洲出了大血,原本欧洲有科技,俄罗斯有原材料,加上欧洲的高素质劳动力,整合起来又是一个强权。

现在,欧盟与俄罗斯联合的可能性彻底断绝,欧洲处于了崩溃的边缘。花费大价钱修的天然气北溪被炸了,物价飙升,工业指数崩溃。还有泽连斯基狮子大开口,不断的军援掏空了欧盟的战争物资储备,现在连精锐兵器都要援助乌克兰了。

俄乌战争什么时候停呢?

只有打到欧洲所谓列强彻底解散为止。现在法国在西非的势力已经开始了大幅度缩水。但是还不够,他们只要有重整为场外力量的潜力,肢解欧洲的举动就不会停。

不用打到享受了几百年好日子的欧洲和非洲一样,只要把他们的工业能力彻底打碎。美国才会真正下定决心,进行一场决战。

这就是美国,这就是美国决战前的准备工作,他们的工作需要的时间很长,只要俄罗斯挺住,美国的准备工作就要一直做下去。

所以,我们还有时间准备。甚至,我们还可以创造时间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