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李一能 通讯员 高松)“生态农庄”稳赚不赔?高额利息躺着就赚?面对诱人的“投资项目”,你心动了吗?小心!你已掉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陷阱。2017年至2019年,黄某某在经营某农业合作社期间,资金周转遇到问题,于是打起了周边农户“荷包”的小心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东方IC

黄某某在镇中心的黄金地段设置了合作社的办公室,然后通过投放广告、熟人介绍、口口相传等方式吸引周边农户入股其合作社的“生态农庄”项目,鼓吹项目前景优越,同时承诺年化收益6%、保本付息、随存随取、稳赚不赔。在农户“入股”时,黄某某会让员工开具正式的“股金单”,“股金单”外观同银行存款单高度相似,使得农户对投资行为深信不疑。

而且,黄某某把目光主要瞄准了周边村庄的老年人,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的孤寡老人,他还时不时对这些老年人嘘寒问暖,或者时常赠送些小礼品等方式以降低老年人戒备心,为了展现“实力”,黄某某还会召开股东年会,让老年人帮助其进一步推介。

2019年年底,黄某某在返还一小部分“股金”后,便以合作社经营困难为由,拒绝归还剩余的投资款,在农户多次讨要无果后,只得向公安机关报警。

日前,崇明检察院经审查认定,黄某某、某合作社在明知其单位未取得国家金融监管机关批准的从事金融业务资质情况下,仍然以高额利润为诱饵非法吸收周边公众存款,崇明检察院遂将黄某某、某合作社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经过审理,最终判处黄某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同时判处合作社罚金人民币四万元。

检察官提醒: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部分老年人缺乏子女关怀、沟通也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检察官在这里也号召广大子女常回家看看,多与父母沟通、交流,让广大老年人擦亮眼睛,避免“非吸”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