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下为正文——

杭州小伙大牛国庆要自驾来舟山,打电话给在舟山的同学小李,问怎么去普陀山。小李告诉他最好天不亮就来,否则朱家尖大桥景色太“壮观”……被旁边的老婆踹了一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说你啥都不知道,如果听FM97小鱼儿说现在蜈蚣峙码头周边饱和了,可以从半升洞坐船呀!”

“半升洞?人家大牛可是自驾来的,车停哪儿呢?”

“好嘛,说半天,你就是不信对吧,我给你上点‘眼药’!”

 太重要!现在去普陀山要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太重要!现在去普陀山要注意!

对了,除了蜈蚣峙码头和半升洞码头,大家去普陀山还可以选择从沈家门墩头码头走哦!半升洞最大接待量5000人次/日,墩头最大接待量4200人次/日

不过,现在去普陀山,要提前通过“舟山发布”“舟山海星轮船”“自游宝”等微信平台、“竞舟”APP等申请预约码,也要提醒大家提前网上购票,避免等待时间!

2012年至今,普陀区以打造海上花园城市会客厅为契机,持之以恒做好交通治堵各项工作,全力构建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

大牛的故事,就是普陀治堵在深化有机更新、主动破解难题、畅通城市微循环上的生动实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由普陀区治堵办主办,普陀区交通运输局、舟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广播事业部承办,普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普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普陀交警大队、普陀区城投集团、普陀区交投集团、沈家门墩头客运、沈家门半升洞客运站协办的“治堵迎亚运 自在行普陀”沉浸式治堵体验行融媒直播举行。

FM97舟山交通音乐广播的小鱼儿们又出动了,他们前往普陀陆路、水路公共出行,交通治理一线,关注普陀治堵新成效,聚焦治堵N种新解法

竞舟APP、舟山交通97视频号抖音号同步直播,70分钟的直播,总网点击量5万+

缓解老城区停车难

咱们可以这样做

你知道啥叫“双错时潮汐停车”吗?就是停车设施错时共享!

具体做法是由普陀机关事业单位向社区发布信息,由社区抽选出泊位数相等的车主。车主持本人身份证、本社区房产证(或不动产证)等,到机关事业单位签订错时共享停车协议,明确管理规定、停车时间、免责事项。

据了解,共计有8家机关事业单位开放350个停车位,其中,免费车位150个,公益性收费车位20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房产设备与节能管理科科长湖东潮介绍:从2022年8月起,普陀区检察院、区档案馆、区海洋与渔业局、普陀小学、东港集团等首批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双休日及节假日时间将单位内部车位向市民游客开放,共开放200个车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附近居民、游客停车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小鱼儿还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这回八天长假,普陀区共有9家机关事业单位开放1073个停车位,其中,免费车位883个,公益性收费车位190个。

智慧停车,也是破解老城区停车难或停车位利用率不高的有效抓手。从8月1日开始,东河路、同济路和西大街的智慧停车位投入使用,僵尸车及长期霸占车位的明显减少。

同时,东河路、同济路周边还有三个停车场,其中泗湾路停车场车位49个;原海研所伏虎路停车场有停车位206个,并将继续扩大停车规模;北安路原财政局楼下有车位45个,三个停车场能基本满足东河路、同济路周边停车需求。

此外,兴建路华之友超市地下停车库有车位240个左右,半升洞宝龙广场停车场以及半升洞码头投入使用后有停车位2000个左右,也基本能满足周边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公用事业科机动中队副中队长徐旭明介绍:下一步,普陀城管将继续牵头推进城区智慧停车三期工作,持续增加停车位210个左右,主要是鲁家峙大桥下水产码头附近105个左右;东海西路至滨海大道、兴建路以北、渔市大街以西、戚家湾路至东海东路等路段106个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要想真不堵车,那就选择绿色出行呗,小红小蓝任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普陀区共有公共自行车1500辆,点位148个,新的公共自行车运行以来,一小时内骑行免费,暂时未发现有问题,市民反馈也比较好。哈喽单车普陀区域投入使用的大概有2000辆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食品厂路某开放小区门口的硬路肩上,摆放着一排公共自行小红车,旁边的立柱杆上清晰的印刷着“使用提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下载“嘀嗒出行”扫一扫车身二维码即可轻松取车,且快速了解您附近的小红车点位。

 太重要!现在去普陀山要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太重要!现在去普陀山要注意!

民评民选民议

堵点乱点治理

海洲路中昌街路口日常流量较大,加上去年普陀湾隧道的开通,导致该路口早晚高峰经常出现拥堵情况。

普陀交警大队东港中队中队长顾增斌告诉小鱼儿:眼下,不仅路口车道进行了重新规划,还安装了交通信号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陀城投集团工程二部工程管理员张叶峰介绍:该路段的部分停车位也被取消,并拓宽了非机动车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观音大桥西口,东往西方向原本1车道拓宽为2车道,并通过路口绿化改造,拥堵状况大为缓解。

普陀区住建局规划建设科科长邓忠介绍:下一步,观音大桥延伸到东港的坡度将作降低处理,使前往东港的车辆提前实现分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港海洲路灵秀街路口原本路况陈旧,雨污管网合流,后来通过雨污分流、路面白改黑、增设信号灯、花海彩林打造等措施,使路况焕然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鱼儿给大家看张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猜得出来,这是普陀沈家门的哪条路吗?

没错,这就是提升改造后的兴建路二期。作为一条城市次干道,新建路曾经是普陀城区最拥堵的路段之一。

现在,原先的两车道拓宽为四车道,人行道也进一步优化。

特别是道路一边的大型临时停车场,作为墩头客运站的后备停车场,可提供500个左右的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兴建路同济路路口,原本同济路两侧的停车位被取消一侧,并增加了智慧停车位,提高周转率。同时,保持同济路单向通行原则,确保与其他路段形成循环

普陀交警大队沈家门中队中队长沈方介绍,交警会分时段、分节点管理,并定期开展交通违法综合整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堵的“智慧大脑”

究竟有多厉害?

三年时间,普陀交警大队改造提升城区50余条道路、8个路口,重点为学校周边区域,通过增设信号灯、优化交通组织等方式。

普陀交警大队指挥中心中队长丁荟介绍:近期,还将对滨海大道高架两侧的路口进行绿波配时,进一步提升出行体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荟还特别提到路口全息系统,对路面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反应。

同时,交警部门还加大高峰时段的警力保障,指挥中心发挥大脑引领作用,强化高峰及突发现场的应急保障。

在流量大路口,包括观音大桥西口、山水人家小区、城北汽车站等,都配有路口全息系统,辅助交警部门对路口进行优化和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说到交通管理,不得不提的是朱家尖观音大桥的潮汐车道,经过多次演练和反复实践,效果良好。

在旅游旺季、节假日、周末等关键节点,朱家尖观音大桥上午为进岛高峰,采取三进一出;晚上为出岛高峰,采取一进三出通行模式。

潮汐车道自端午节运行后,目前已启用10多次,通行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鱼儿这回还跟着交警蜀黍去路上实践了一把哦!

还是在 兴普大道海印路路口 ,这里既是东港商圈中心,又是朱家尖大桥进出口,不论平峰还是高峰时段,流量都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陀交警大队东港中队中队长顾增斌介绍:普陀交警大队通过加派警力、周边铁骑巡逻、对路口采取单口放等方式,疏堵保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东港海珠北路兴港大道至莲洋街路段,有多所学校,交警部门根据地理位置来设置交通组织方式,汽车统一由北往南单向行驶,电瓶车、行人统一从学校右边放行,与机动车进行物理隔离

同时,在海珠北路、莲洋街等设置熊猫停车位,海印路路口还增设信号灯,提高通行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路出行

也有惊喜

据了解,普陀区目前共有水上客运船舶53艘,航线32条

普陀区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科杜鹏博介绍:今年调整新增4条,分别是普陀山-宁波象山、沈家门墩头-葫芦、半升洞-六横-普陀山-桃花航线以及桃花-长峙航线。还有两条积极推行中,沈家湾-东极和蜈蚣峙-葫芦-东极航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今年还更新了四艘船舶,分别是普陀星云、普陀观云、普陀祥云、普陀桃源,提升品质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6月,“蚂蚁岛3”正式投入蚂蚁岛红色之旅。船舶外观、内饰及其所承载的蚂蚁岛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2020年11月1日,对现有船舶“金庸2”轮进行外观改造,延续“蚂蚁岛3”轮历史使命,于当年12月16日正式更名“金庸2”轮为“蚂蚁岛5”轮,是为目前的“海上红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普陀观云”轮是新型观光室豪华客船。2022年8月份起投入运营沈家门至普陀山至葫芦岛航线,使沈家门前往葫芦岛的航线时间节约50%

“普陀观云”轮船舶整体为钢铝复合结构,总吨493吨,总长47.83米,型宽9米,双机、双桨推进,最大设计航速16节,抗风等级9级,核定载客237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

治堵就是治城市的病

小鱼儿还想说的是

要打赢治堵攻坚战

每个人都得行动起来

绿色文明出行

共同为城市“疏堵”

采编:平安小鱼儿

部分照片、内容来源被访者

通讯员:郭珂羽

审核: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