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山西一煤老板耗资6个亿,在宁夏买下7500亩戈壁滩,专门请工人种下200万棵杨树,8年时间里一分钱也没赚到。亲友们嘲笑他人傻钱多,不料第9年,他却创造了“紫色神话”,打脸所有人。

煤老板叫刘金启,是山西当地小有名气的煤老板,在其他老板住着豪宅、坐着豪车、享受生活之际,他却千方百计花钱找罪受,甚至被人骂“脑子被驴踢”了。
每每这时,刘金启总会一笑而过,从不替自己辩解一句,随后陷入沉沉的深思。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刘金启出生于山西省一个偏远的山村中,因为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的原因,他没上过几天学,很早就跟随父亲去矿上打工,没几年就成了经验丰富的煤矿工人。
凭借着对煤矿产品的了解程度,刘金启开始打算另谋出路,在了解到国家开放煤矿私人开采权后,他知道自己机会来了。
东拼西凑借了20万元的创业资金后,刘金启买下一座小煤矿,因为经验丰富,加上赶上好的福利政策,沾了政府的光,让他用十年时间一跃成为身价千万的煤老板。
按道理说,刘金启如果一直从事煤矿生意,就算他下半辈子什么也不干,也能保证衣食无忧,甚至子孙后代也能跟着享福,可他却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为此背上了“人傻钱多”的黑锅和骂名。

2006年,身价过亿的刘金启突然向家里人宣布:我要去戈壁滩上种葡萄,酿葡萄酒!
“你要是嫌钱多花不完的话,大可以多买点房子,毕竟是不动产,可千万别犯傻啊”
“真搞不懂你怎么想的,放着好好的煤老板不当,非要去大漠做慈善”
亲友们齐刷刷的反对声,却阻止不了刘金启追寻梦想的脚步,对比于其他煤老板来说,他确实是一股清流,多年来先后投入百万用做慈善事业,非必要不应酬不喝酒,没人知道刘金启心里到底想要什么。
殊不知,每次看到电视上甘肃宁夏等地当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刘金启心里就像是被针扎了一般,孩子们一日三餐只能吃土豆,能活下去都很难,更别提上学念书了。
刘金启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要为别人撑一把伞,如果一定要付出代价的话,那自己也认了。

然而来到宁夏后,刘金启才知道自己远远低估了这里的贫穷和落后,到处都是原始荒野一般的戈壁滩,凌冽的寒风肆意地刮着,让在场的老板们脸上承受着如同刀割一般的疼痛。
即便如此,刘金启也没有想过放弃,他豪掷3000万元买下7500亩戈壁滩,亲自带领工人种下200万棵杨树,一举解决了风沙问题,接下来就是种植葡萄。
短短两年时间里,宁夏省贺兰山东麓那片戈壁滩上,就从满目疮痍变成一片绿意盎然的样子,然而背后为之付出努力的刘金启却没赚到一分钱。
不仅如此,刘金启还带领着当地农民和风沙做斗争,修建了一条长达10里长的水渠,成功把黄河中的水进入戈壁滩,顺利解决了土壤肥力差的问题。
8年时间里,刘金启一共耗资六个亿,不仅一分钱没赚到,而且还有意无意砸钱来改善当地农民们的生活,让那些和自己有相同出身的孩子们,尽可能的上学读书,改变命运。

从出身贫苦的少年,到身价上亿的煤老板,刘金启知道赚钱有多不容易,但正因如此,他才要想方设法帮助更多贫苦百姓过上好日子。
期间,刘金启不是没想过放弃,可他尚且能拍拍屁股走人,大不了回到山西老家重新赚钱,但那些宁夏农民们怎么办?
想到这里,刘金启就觉得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儿,他厚着脸皮找到合作伙伴,借了五千万元的资金之后,特意从农科院请来农业领域的专家以及学生们,彻底解决了种植方面遇到的难题。
2014年,是刘金启在戈壁滩扎根的第个年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初对于村民们的承诺,不仅将戈壁滩变成了绿洲,而且还成功收获飘香四溢的葡萄酒。
来自法国的20多位经验丰富的品酒师,在品尝了历经九年终于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后,纷纷竖起大拇指,赞许的说道:“刘,这是我们喝到的最好喝的红酒。”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两年后,宁夏红贺兰山赤霞珠葡萄酒在布鲁塞尔大奖赛中,不仅征服所有评委,而且还让世界人民意识到:原来中国红酒也可以如此回味悠长。
十多年时间里,刘金启凭借一己之力,解决了当地三千名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让宁夏红葡萄酒走出中国,销往世界各地,也由此创造了“紫色神话”,打脸了那些当年对他冷嘲热讽的那些人,岂不快哉!
热门跟贴